[发明专利]用于双连接中的缓冲区状态报告和逻辑信道优先化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7842.4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16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J·达姆尼亚诺维奇;S·Y·D·何;M·S·瓦加匹亚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12 | 分类号: | H04W72/12;H04W76/15;H04L5/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张扬;王英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行链路报告 逻辑信道 分组级 优先化 分割 缓冲区状态报告 承载 方法和装置 公共缓冲区 关联 服务小区 管理逻辑 上行链路 缩放系数 有效载荷 缓冲区 公共池 或逻辑 信道组 映射 可用 群组 信道 准许 传输 小区 应用 | ||
1.一种由与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进行通信的用户设备UE进行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UE处建立与所述第一小区相关联的第一分量载波;
在所述UE处建立与所述第二小区相关联的第二分量载波,同时保持所述第一分量载波;
确定逻辑信道组集合,所述逻辑信道组集合具有用于来自所述UE的上行链路传输的可用数据;
检测第一缓冲区状态报告条件已出现;
在出现所述第一缓冲区状态报告条件时,至少部分地基于用于所述逻辑信道组集合的所述可用数据的总量,来确定第一缓冲区状态值;
将所述可用数据的所述总量与阈值进行比较;以及
基于所述比较来向所述第一小区或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二者报告所述第一缓冲区状态值,
其中,所述报告包括:
当所述可用数据的所述总量低于所述阈值时,向所述第一小区报告所述第一缓冲区状态值;以及
当所述可用数据的所述总量等于或高于所述阈值时,向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报告所述第一缓冲区状态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检测后续缓冲区状态报告条件已出现;
在出现所述后续缓冲区状态报告条件时,至少部分地基于用于所述逻辑信道组集合的所述可用数据的后续总量,来确定第二缓冲区状态值;
将所述可用数据的所述后续总量与所述阈值进行比较;以及
当所述可用数据的所述后续总量低于所述阈值时,中断向所述第二小区的缓冲区状态值报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中断向所述第二小区的缓冲区状态值报告包括:向所述第二小区报告为零的缓冲区状态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可用数据的所述后续总量低于所述阈值时,向所述第一小区报告所述第二缓冲区状态值;以及
当所述可用数据的所述后续总量等于或高于所述阈值时,向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报告所述第二缓冲区状态值。
5.一种用于与无线通信网络的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的通信的用户设备UE,包括:
用于在所述UE处建立与所述第一小区相关联的第一分量载波的单元;
用于在所述UE处建立与所述第二小区相关联的第二分量载波,同时保持所述第一分量载波的单元;
用于确定逻辑信道组集合的单元,所述逻辑信道组集合具有用于来自所述UE的上行链路传输的可用数据;
用于检测第一缓冲区状态报告条件已出现的单元;
用于在出现所述第一缓冲区状态报告条件时,至少部分地基于用于所述逻辑信道组集合的所述可用数据的总量,来确定第一缓冲区状态值的单元;
用于将所述可用数据的所述总量与阈值进行比较的单元;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比较来向所述第一小区或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二者报告所述第一缓冲区状态值的单元;
其中,所述用于报告的单元被配置为:
当所述可用数据的所述总量低于所述阈值时,向所述第一小区报告所述第一缓冲区状态值;以及
当所述可用数据的所述总量等于或高于所述阈值时,向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报告所述第一缓冲区状态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UE,还包括:
用于检测后续缓冲区状态报告条件已出现的单元;
用于在出现所述后续缓冲区状态报告条件时,至少部分地基于用于所述逻辑信道组集合的所述可用数据的后续总量,来确定第二缓冲区状态值的单元;
用于将所述可用数据的所述后续总量与所述阈值进行比较的单元;以及
用于当所述可用数据的所述后续总量低于所述阈值时,中断向所述第二小区的缓冲区状态值报告的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UE,其中,所述用于中断向所述第二小区的缓冲区状态值报告的单元被配置为:向所述第二小区报告为零的缓冲区状态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784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