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8494.2 | 申请日: | 2013-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2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保坂悠一;福山雄一;三好照太;郡司通晴;志水洋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6/00 | 分类号: | B62D6/00;F02D29/02;B62D113/00;B62D1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刘晓迪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以下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在向怠速停止状态转换时,停止向电动动力转向用电动机供电的技术。
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10-248964号公报
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中,对于在怠速停止后的发动机再起动时再次开始向电动动力转向用电动机供电的时机未作任何的公开,在发动机再起动后、车辆起步时,恐怕不能对驾驶员的掌舵扭矩赋予辅助扭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设立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控制装置,在发动机再起动后,通过电动动力转向机构能够迅速地对驾驶员的掌舵扭矩赋予辅助扭矩。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发明中,在使发动机再起动时,在发动机的起动开始后蓄电池的电压变动为规定变动幅度以下时,使电动动力转向机构再次动作。
因此,在蓄电池的电压变动稳定的状态下,为了使电动动力转向机构动作,在解除了怠速停止控制之后,能够快速地稳定输出辅助扭矩。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车辆系统的概要图;
图2是实施例1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1的发动机再起动时的蓄电池电压的变化的时间图;
图4是从实施例1的发动机起动开始经过怠速停止直至进行发动机再起动的时间图;
图5是实施例2的车辆系统的概要图;
图6是实施例2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2的发动机再起动时的蓄电池电压的变化的时间图;
图8是从实施例2的发动机起动开始经过怠速停止直至进行发动机再起动为止的时间图;
图9是实施例3的车辆系统的概要图;
图10是实施例3的流程图;
图11是实施例4的流程图;
图12是其它实施例的车辆系统的概要图;
图13是其它实施例的车辆系统的概要图;
图14是其它实施例的车辆系统的概要图。
标记说明
7:辅助电动机(电动动力转向机构)
9:发动机
11:起动电动机(发动机起动装置)
14:SSG(发动机起动装置)
15:蓄电池
17:怠速停止控制单元(怠速停止控制装置)
19:动力转向控制单元(电动动力转向控制装置)
31:起动旁通继电器(电路切换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是搭载有电动动力转向和怠速停止的车辆系统的概要图。
该车辆系统作为掌舵机构具有方向盘1、与方向盘1连接的转向轴2、与转向轴2一体旋转的小齿轮3、将小齿轮3的旋转运动转换成车宽方向的直线运动的齿条4、与齿条4的两端连接的横拉杆5、与横拉杆5连接且根据方向盘1的掌舵量进行转舵的转舵轮6。另外,作为电动动力转向机构,具有将辅助驾驶员的掌舵扭矩的辅助扭矩输出的辅助电动机7、与辅助电动机7的电动机轴一体旋转且与齿条4啮合的小齿轮8。
另外,作为驱动源具有发动机9,发动机9的驱动力被向自动变速器10输出。在发动机9设有在发动机起动时使发动机9转动动力输出轴的起动电动机11。另外,设有经由带与发动机9的曲轴连接的压缩机13。压缩机13通过发动机9而动作,对向车室内送出冷风的制冷器12的介质进行压缩。另外,设有经由带与发动机9的曲轴连接的SSG(Side mounted Starter Generator)14。该SSG14在发动机起动时使发动机9转动动力输出轴,并且在发动机起动后,通过发动机9动作而进行发电。起动电动机11和SSG14与蓄电池15连接,在发动机起动时使用蓄电池15的电力进行动力输出轴转动。另外,SSG14在发动机起动后,将发电的电力在蓄电池15蓄电。发动机9与向车室内送出热风的加热器16连接,加热器16利用发动机9的热量。
作为控制系的构成,具有怠速停止控制单元17、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18、动力转向控制单元19。这些单元与其它电子控制单元20、21、22一同利用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23而相互共享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84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