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基板的蚀刻液、使用其的蚀刻方法及半导体元件的制造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80059364.0 申请日: 2013-11-14
公开(公告)号: CN104781915A 公开(公告)日: 2015-07-15
发明(设计)人: 上村哲也;室祐继;稻叶正 申请(专利权)人: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H01L21/308 分类号: H01L21/308;H01L21/306;H01L21/768
代理公司: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代理人: 马爽;臧建明
地址: 日本东京港区***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半导体 蚀刻 使用 方法 元件 制造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基板的蚀刻液、使用其的蚀刻方法及半导体元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半导体元件的微细化、多样化日益推进,其加工方法在各元件结构或制造步骤中也出现多样化。就基板的蚀刻来看,在干式蚀刻及湿式蚀刻这两种方法中其开发也在推进,并根据基板材料的种类或结构而提出了各种药液或加工条件。

其中,在制作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元件结构时,对特定材料进行精密地蚀刻的技术是重要的,作为与其对应的技术之一,可列举:利用药液的湿式蚀刻。例如在微细晶体管电路中的电路配线或金属电极材料的制作中、或具有阻挡层、硬质掩模等的基板的制作中,要求精密的蚀刻加工。然而,对于具有多种金属化合物的基板的各自适合的蚀刻条件或药液,仍未进行充分的研究。该状况下,列举出有效地除去应用于元件基板的硬质掩模等作为制造上的课题,具体而言,存在对蚀刻氮化钛(TiN)的药液进行了研究的例子(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6)。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02151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1-25719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8-53631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表2008-547202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开2005-097715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第48969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最近的半导体元件制造中,要求在包含钨(W)或铜(Cu)等的接触插塞(contact plug)露出的状态下,对包含TiN的金属硬质掩模(Metal Hard Mask,MHM)进行湿式蚀刻的加工技术。因此,必须在不损伤由金属构成的接触插塞的情况下除去牢固的TiN的硬质掩模。即,若仅开发对TiN具有除去性的药液,则无法满足其要求。特别是近年来接触插塞日益微细化,利用药液的其纤细且选择性的蚀刻难度进一步增加。

相对于此,上述专利文献6中,利用氟化氢与含有硅烷的前驱物的混合物,可抑制上述接触插塞材料的溶解且除去金属硬质掩模。然而,文献中并未揭示其具体的配方,且其详细内容不明。即便仅使用其中所揭示的某种氟化氢与含有硅烷的前驱物(甲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混合物,也有可能因基板的氧浓度而无法获得充分的蚀刻性(参照后述比较例C11)。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相对于包含特定金属的第2层,而选择性且有效地除去包含TiN的第1层,且也可实现蚀刻后的TiN层的表面的均匀性的蚀刻液、使用其的蚀刻方法及半导体元件的制造方法。特别是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需要而提供对应TiN层所含有的宽的氧浓度范围而良好地实现上述蚀刻选择性的蚀刻液、使用其的蚀刻方法及半导体元件的制造方法。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上述课题通过以下方法而解决。

[1]一种蚀刻液,其对具有包含氮化钛(TiN)的第1层、与包含过渡金属的第2层的基板进行处理,而选择性地除去第1层,且含有含氟化合物、氧化剂以及有机硅化合物。

[2]根据[1]所述的蚀刻液,其中第2层的过渡金属为选自Co、M、Cu、Ag、Ta、Hf、W、Pt、及Au的至少1种。

[3]根据[1]或[2]所述的蚀刻液,其中含氟化合物选自由氟化氢、氟化铵、氟化四甲基铵、四氟硼酸、六氟磷酸、六氟硅酸、四氟硼酸铵、六氟磷酸铵、及六氟硅酸铵所组成的组群。

[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蚀刻液,其中氧化剂为硝酸或过氧化氢。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蚀刻液,其中有机硅化合物由下述式(S1)表示:

R14Si  …(S1)

(式中,R1表示碳数1~10的烷基、碳数1~10的烷氧基、碳数6~20的芳基、碳数6~20的芳氧基、碳数2~10的烯基、碳数1~10的酰氧基、碳数7~25的芳酰氧基、碳数2~10的肟基、或氢原子;其中R1不全为氢原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93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