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碱性显影型着色组合物、非碱性显影型着色转印材料、着色图案、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及图像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59765.6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7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儿玉知启;松本哲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F2/44 | 分类号: | C08F2/44;G02F1/1335;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庞东成;张志楠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碱性 显影 着色 组合 材料 图案 静电 电容 输入 装置 图像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碱性显影型着色组合物、非碱性显影型着色转印材料及着色图案,而且涉及一种包含所述着色图案的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能够将手指的接触位置作为静电容量的变化来检测的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及具备该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的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液晶显示装置中,要求进一步的轻量化、薄型化,在滤色器中,希望能够以充分的开口率维持充分的颜色纯度及高对比度的同时,精确度良好地对具有微细图案的着色层及黑点矩阵进行图案加工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并且,存在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的亮度提高,背光的光从液晶显示装置的边框部泄漏的课题。作为黑点矩阵,为了防止这种漏光,要求提高遮光性。
以提高黑点矩阵的遮光性来降低高低差(厚度)为目的,尝试了增加组合物中包含的炭黑等遮光成分的含量。然而,在增加遮光成分含量的方法中,除了灵敏度下降之外,还在显影性、分辨性、黑点矩阵的图案形状上存在问题。即,存在图案形状变化等特性恶化的问题。
虽然能够通过提高着色剂浓度来实现遮光性的提高,但是在上述的以往公知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若提高着色剂的浓度,则像素的图案形状变成被称作悬突(overhang)的倒锥形状,形状明显恶化,在下一工序中产生涂布不均,其结果,导致品质和生产率的下降。并且,虽然通过不提高着色剂浓度而是加厚膜厚也能够提高遮光性,但需要研磨和保护膜等平坦化工序,成为成本上升的原因。
另一方面,近年来,在移动电话、汽车导航系统、个人计算机、自动售票机、银行终端等电子设备中,在液晶装置等的表面配置有触控面板式的输入装置,参照显示于液晶装置的图像显示区域的指示图像的同时将手指或触控笔等触碰到显示有该指示图像的位置,由此可进行与指示图像对应的信息输入。
作为这种输入装置(触控面板),有电阻膜型、静电电容型等。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具有仅在一张基板上形成透光性导电膜即可的优点。
在这种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中,有时在用手指或触控笔等碰触的区域周围设置黑色边框作为装饰层。制造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时,在形成装饰层之后的工序中通过蒸镀等形成ITO透明电极图案,但是若装饰层的剖面为倒锥形状或者表面凹凸较大,则有时会产生ITO透明电极的断线或混入气泡的问题。并且,用作以手指或触控笔等触碰的区域周围的边框的装饰层多靠近图像显示部,因此易引人注目,从提高外观品质的观点来看,对装饰材料的框内部的直线部要求锐利的直线性。
鉴于这种情况,专利文献1~6中,公开有各种着色组合物。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添加了炭黑、硅酮微粒及负型光固化型聚酰亚胺的光固化型黑色油墨排斥性树脂溶液,形成相对于用于形成像素的着色油墨具有后退接触角的遮光区域,但是并未记载添加作为单体或低聚物的聚合性化合物。
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包含有机溶剂、着色材料、硅酮树脂的油墨组合物,但是并未记载添加作为单体或低聚物的聚合性化合物。
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具有炭黑、及具有环氧基的二甲基聚硅氧烷或硅橡胶的组合物,但是并未记载添加在分子内不具有-Si-O-Si-键的聚合性化合物。
专利文献4中公开有包含炭黑、在侧链具有噁唑啉基及聚环氧烷基的乙烯聚合聚合物的接枝化炭黑分散体及氨基改性硅酮的喷磨印刷用油墨组合物,但是并未记载添加作为单体或低聚物的聚合性化合物。
专利文献5中记载有使用包含聚硅氧烷、及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基团但不含有-Si-O-Si-键的化合物的硅氧烷树脂组合物及使用该硅氧烷树脂组合物的触控面板用保护膜,但并未记载使其含有着色剂,金属化合物颗粒以调整固化膜的折射率为前提而添加。
专利文献6中公开有具有炭黑、粘合剂树脂、及具有烯属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等的黑色碱显影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但并未记载非碱性显影型着色组合物,而且也未记载作为粘合剂树脂使用硅酮树脂。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平7-3591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表平10-51320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开平9-24423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公开平11-279468号公报
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WO2010/061744号
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公开2010-145459号公报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97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预热的粒料母料混配聚合物
- 下一篇:能够特异性识别转铁蛋白受体的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