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线缆连接装置和线缆的防爆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60896.6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3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N·施瓦茨;W·赫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R.施塔尔开关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6 | 分类号: | H02G3/06;H02G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张兰英 |
地址: | 德国瓦***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线缆 连接 装置 防爆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线缆连接装置和机械连接到该装置的线缆的防爆组件。线缆连接装置例如设置成以防爆方式将包括多个缆芯的线缆导引穿过防爆壳体的壁,或者设置成以防爆方式包封电缆连接件。
从公开号为DE 10 2010 006 893的文献中已知一种防爆线缆螺纹连接件。
对于该线缆螺纹连接件,例如使用配件将该连接件紧固到外壳。线缆螺纹连接件总体上具有套筒形式。线缆沿线缆管道延伸。将压力元件螺接到该配件。该配件包含中空圆筒形密封体。当将压力元件螺接到该配件时,沿轴向压缩该密封体,在此情形下,该压力元件沿径向向内的方向在线缆管道中扩展并且压靠线缆。在该轴向移动过程中,也可以在两个互补楔形件表面之间产生轴向移动,在其间形成夹持间隙。线缆屏蔽层可以夹持在该夹持间隙中。
在实际应用中也已知相似的线缆螺纹连接件。实际上,包括多个缆芯的线缆例如可以穿过防爆壳体的壁;然而,已经发现对于此类螺纹连接件,在一个较小位置时,线缆护套的材料会变形。由于沉降效果,间隙可能会形成并扩大,并且危害持续点火传送保护。
因此,为了确保持续点火传送保护,线缆的每个缆芯分别以防爆方式连接,例如通过铸造连接。因此,这样的努力和相关的装备是非常昂贵的。
另外,公开号为DE 102 58 100 B4的文献中描述的压接套筒已知用于线缆连接装置的机械连接。在该情形下,压接套筒设置成用于将线缆夹持在传感器本体上的合适位置。
对于该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因此被认为是提供一种在线缆连接装置和线缆之间的改进的防爆组件。
可通过专利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实现该目的。专利权利要求11公开了一种用于提供线缆连接装置和线缆之间的连接的创造性的方法。
该防爆组件将线缆连接装置和线缆连接,该线缆包括至少一个并且优选地多个缆芯,其中,提供一种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线缆护套,所述护套包绕所述一个缆芯或所述多个缆芯。
由此,制造一种组件,其中——与迄今不同的是——不管缆芯的数量,线缆穿过线缆连接装置的圆筒形线缆管道,并且以防爆方式紧固在该通道中。为完成此,线缆连接装置包括具有压接段的外套筒。在该外套筒的最初状态下,压接段具有优选地中空圆筒形形式。所述段由可塑性变形的材料构成,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优选地由金属构成,例如由钢构成。另外,提供有一种内套筒,所述套筒在其未变形最初状态下也具有中空圆筒形式,并且包括圆筒形线缆管道。内套筒由可变形第二材料构成,例如由弹性体或可锻合金构成,特别地由铝可锻合金构成。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彼此不同。
内套筒的内径,即线缆管道的直径,基本对应于线缆的线缆护套的外径。压接段和/或外套筒沿同轴方向包绕内套筒。为了建立线缆连接装置和线缆之间的机械连接,外套筒的压接段由压接工具机械变形,使得压接段的径向尺寸减小。由此,实现内套筒以及线缆护套的弹性变形。在此过程中,重要的是内套筒以及线缆护套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构成。内套筒和线缆护套的塑性材料流动被避免了。此是由于这样的事实:因为材料沉降,随时间流逝,点火间隙会形成在该装置中,根据本发明可以避免此现象。
线缆护套的弹性变形具有这样的效果,即,所述护套以使得没有点火间隙的方式一方面与内护套紧密接触,另一方面与所包绕的缆芯紧密接触。由此,在由线缆护套包绕的线缆内侧上不存在点火间隙。该线缆护套在内套筒上沿整个周向区域径向向内被压缩,并且也以没有点火间隙的方式包绕在其中延伸的电缆芯。
没有点火间隙的线缆连接装置的实施例应理解为,事实上,可以实现完全没有点火间隙的线缆的实施方式,但是可以存在具有足够小横截面和/或足够长度的防点火击穿的小间隙。例如,这种防点火击穿的小间隙可以存在于一些相邻的缆芯之间以及/或存在于至少一个缆芯和线缆护套之间以及/或存在于线缆护套和内套筒之间以及/或存在于内套筒和外套筒之间。
通过使用该线缆连接装置,多芯线缆可以藉由壳体壁并且在电连接点的区域中非常容易地以防爆方式被包绕。用于每个电缆芯的独立防爆连接是不必要的。甚至潜存于线缆护套内侧的间隙其尺寸被充分地减小了或者被消除了,使得安全地满足防爆要求。
如果外套筒的压接段在未变形状态中具有基本对应于内套筒外直径的内直径,则是有利的。优选地,在未变形状态中压接段的内直径最多与内套筒的外径一样大。由此,在未变形状态,已经可以避免内套筒和外套筒之间的较大间隙,因此,简化了与线缆的防爆连接的形成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R.施塔尔开关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R.施塔尔开关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08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