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蓄电池的连接极、蓄电池的极杆和蓄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61063.1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3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彼得·施特罗伊尔;安妮-劳雷·勒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森自控汽车电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6 | 分类号: | H01M2/06;H01M2/30;H01R4/50;H01M2/28 |
代理公司: |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 31259 | 代理人: | 脱颖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蓄电池 连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蓄电池的连接极。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蓄电池的极杆和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蓄电池。
一般地,本发明涉及可再充电的电化学蓄电池的领域,尤其是用于机动车的蓄电池。蓄电池的连接极用于在蓄电池与应该由蓄电池供电的电气装置之间建立接通。当蓄电池例如设计成用于机动车的起动器电池时,在起动器电池的两个连接极上连接相应的极端子。
这种连接极具有内部中空区域,该内部中空区域被设计为用于插入或供入蓄电池的极杆。极杆例如可以连接至蓄电池内的板组的电极板。在制造蓄电池时,首先将板组与相关联的极杆一起被插入到外壳的一部分中。然后,设置有连接极的盖子部分被放置到蓄电池的外壳部分的顶部上。然后将相应的极杆插入或供入连接极的内部中空区域中。此时,在极杆插入连接极的内部中空区域中时,可能产生摩擦增大和卡住,尤其是当极杆稍微倾斜或者不是正好对准连接极时。由此给蓄电池的加工造成困难。
这种连接极例如由DE102010022584A1已知。为了减小在连接极和极杆之间的摩擦,EP1453124B1公开了设置一在周向方向上完全包围极杆的滑动元件。DE102010033645A1建议出在常规制造的连接极的内部的内周上布置多个条形的相互间隔开的滑动元件,这些滑动元件可以由盖子部分的塑料材料制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蓄电池的连接极,该连接极可以改进蓄电池的制造,尤其是在盖子部分安放到外壳部分上的情况下,它是针对前述解决方案的成本有利的并且在生产技术上容易实施的替代方案。此外,提供一种极杆,该极杆能够改进蓄电池的制造,尤其是在盖子部分安放到外壳部分上的情况下。此外,提供一种在制造方面改进的蓄电池,它能够使盖子部分更好地安放到外壳部分上。
这个目的按照权利要求1通过一种用于蓄电池的连接极来实现,其中,连接极具有内部中空区域,该内部中空区域被设计用于插入或供入蓄电池的极杆,其中,连接极在内部中空区域中具有多个在其内壁上的肋,这些肋在连接极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其中,一个、多个或全部肋与连接极一体地由所述连接极的材料形成。
按照本发明,由此连接极在内部中空区域中包括多个在其内壁上的肋,这些肋在连接极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其中全部或一些肋与连接极一体地由连接极形成。如果连接极由铅制造,那么肋例如可以构造成铅滑动肋。由此,因此提供一种替代前述现有技术方案的在制造技术上可简单实施的并且成本有利的替代方案。连接极可以在它制造的同时与肋一起制造,使得在用盖子部分的材料包覆成型连接极时该连接极已经完成与肋结合在一起而不必再进行任何后续加工。以这种方式制造的盖子部分然后可以容易地安放到具有从其中突出的极杆的蓄电池的下外壳部分的顶部上,而不发生任何扭曲或者卡住。相反,极杆能够容易地沿着肋滑动并且以对中的方式插入或者必要时供入连接极的内部中空区域。
连接极可以具有内部中空区域,该内部中空区域在连接极的纵向方向上完全连续地构造成或仅仅部分地连续地构造成。在完全连续的内部中空区域的情况下,连接极设计成像套筒一样,例如以连接套的形式。
在连接极的内壁上形成的肋至少在周向上相互相间隔开,由此形成空隙。这使得极杆容易地以低摩擦滑入连接极的内部中空区域中。另一个优点是,由于肋之间的自由空间,因此还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在实际中尤其是在炎热的国家中产生的腐蚀产物。这些腐蚀产物不会干扰蓄电池的继续运行,因为它们可以沉积在自由空间中。
关于它的形状,连接极例如可以按照DE102010022584A1设计。具体地,连接极可以包括适于附接极端子的纵向连接部段。极端子然后在连接部段中被固定到连接极的外部。
此外,连接极可以包括一个附接部段,该附接部段适于将连接极附接在蓄电池的外壳部分中,例如在盖子部分中。通过该附接部段,连接极例如可以结合到蓄电池的外壳部分的材料中,例如在外壳部分的制造过程中的注射成型工艺中。按照一个有利的设计,附接部段具有迷宫,例如形式为一个或多个布置在连接极的外壁上并且从连接极的外壁突出的周向延伸凸起,所述凸起例如可以通过底切结构构造成。
极杆以及连接极通常由铅制成。通过肋可以显著减小否则在两个铅制部件接触时产生的相当高的摩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森自控汽车电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森自控汽车电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10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发散天线元件的天线
- 下一篇:导电透明电极以及相关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