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器到机器无线广域网中的前向链路上的传输的机会性解码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61199.2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83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A·K·古普塔;田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70 | 分类号: | H04W4/70;H04W52/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张立达;王英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 无线 广域网 中的 路上 传输 机会 解码 | ||
本文描述了用于管理机器到机器(M2)无线广域网(WAN)中的无线通信的方法、系统和设备。M2M设备对在M2M无线WAN中的物理层前向链路帧的时隙期间接收的分组进行解码和解调。该分组是由基站发送的。在向基站发送用于指示对该分组的接收的物理层确认(ACK)消息之前,M2M设备进入睡眠状态。
背景技术
概括地说,以下内容涉及无线通信,更具体地说,涉及机器对机器(M2M)无线广域网(WAN)中的通信。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地部署以提供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例如语音、视频、分组数据、消息传送、广播、传感器数据、跟踪数据等。这些系统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例如时间、频率和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的通信的多址系统。这种多址系统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和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
通常,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多个基站,每一个基站同时支持多个设备的通信。在一些示例中,这些设备可以是被配置为收集数据,并经由基站将数据发送给终端服务器的传感器和/或计量器。这些传感器和/或计量器可以称为M2M设备。M2M设备和基站之间的通信可以发生在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上。每一个基站都具有覆盖范围,该覆盖范围可以称为小区的覆盖区域。M2M设备可以在反向链路上向基站发送数据。基站可以在前向链路上向M2M设备发送数据。
当基站对反向链路上接收的数据进行成功地解码时,基站可以在前向链路上发送确认(ACK)消息,以通知M2M设备已成功地接收和解码数据。类似地,在成功地接收和解码前向链路上的数据时,需要M2M设备在反向链路上发送ACK消息。
单一基站可以与多个M2M设备通信。从每一个M2M设备发送ACK消息需要反向链路的宝贵的带宽。此外,为了在反向链路上向基站回发ACK消息,需要M2M设备的功率和其它资源。反向链路上ACK消息的传输可能会导致对M2M设备的电源的低效使用。
发明内容
所描述的特征通常涉及用于使机器到机器(M2M)无线广域网(WAN)中的反向链路传输最小化的一个或多个改进的系统、方法和/或装置。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还通过使设备处于唤醒模式以接收M2M无线WAN中的前向链路传输的时间最小化,来节省M2M设备的功率。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减少反向链路传输,在M2M无线WAN中,反向链路控制信道可能是不可用的。因此,反向链路确认(ACK)信道不可用于在反向链路上发送物理层ACK消息。通过消除使用反向链路信道来传输前向链路信道状态信息,反向链路控制信道的不可用性还减少了反向链路传输。
在一种配置中,描述了用于管理M2M无线WAN中的无线通信的方法。M2M设备可以对分组进行解码和解调,其中M2M设备在M2M无线WAN中的物理层前向链路帧的时隙期间接收该分组。该分组可以是由基站发送的。在向基站发送物理层确认(ACK)消息以指示对该分组的接收之前,M2M设备可以进入睡眠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入睡眠状态可以包括:在没有向基站传输物理层ACK消息的情况下,进入睡眠状态。在一种配置中,可以在进入睡眠状态之后,不向基站发送用于指示对所述分组的接收的物理层ACK消息。
举一个例子,可以将物理层前向链路帧的所述时隙划分为多个子时隙。将分组的复本插入到所述多个子时隙中的每一个子时隙里。此外,将所述多个子时隙中的至少一个划分为多个子信道。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基站发送分组的额外复本时,M2M设备可以保持在睡眠状态。分组的额外复本可以是在所述多个子时隙中的每一个子时隙期间发送的。
在一种配置中,可以从基站接收导频信号。可以使用导频信号来确定从基站发送的前向链路通信的强度。此外,可以估计对该分组进行解调所需要的分组的复本的数量。该估计可以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所确定的前向链路通信的强度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11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