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级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61467.0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231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西村优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29/04 | 分类号: | F16H29/04;F16H21/20;F16H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级 变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摆曲柄连杆机构的四节连杆机构型的无级变速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具备下述部分的四节连杆机构型无级变速器:输入轴,其被传递来自设置于车辆的发动机等驱动源的驱动力;输出轴,其与输入轴平行地配置;多个旋转半径调节机构,它们设置于输入轴;多个摆杆,它们被摆动自如地轴支承于输出轴;以及连杆,该连杆在一个端部具有旋转自如地外嵌于旋转半径调节机构的输入侧环状部,该连杆的另一个端部与摆杆的摆动端部连结(例如,参照日本特表2005-502543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各旋转半径调节机构由下述部分构成:偏心地设置于输入轴上的圆板状的凸轮部;偏心且旋转自如地设置于该凸轮部上的旋转部;以及小齿轮轴。另外,在摆杆与输出轴之间设置有单向离合器。单向离合器在摆杆相对于输出轴欲向一侧相对旋转时将摆杆固定于输出轴,并且在摆杆相对于输出轴欲向另一侧相对旋转时使摆杆相对于输出轴空转。
各凸轮部具备:贯穿孔,其沿输入轴的轴向贯穿;和切孔,其被设置在与相对于输入轴的偏心方向对置的位置,使凸轮部的外周面和贯穿孔连通。另外,切孔被设置成从凸轮部的轴向的一个端面至另一个端面。相邻的凸轮部彼此通过螺栓固定,由此构成凸轮部连结体。凸轮部连结体的轴向一端与输入轴连结,通过凸轮部连结体和输入轴构成了凸轮轴。
凸轮部连结体由于各凸轮部的贯穿孔连通而成为中空,在其内部插入有小齿轮轴。插入的小齿轮轴从各凸轮部的切孔露出。在旋转部设置有容纳凸轮轴的容纳孔。在旋转部的形成该容纳孔的内周面形成有内齿。
内齿与从凸轮轴的切孔露出的小齿轮轴啮合。在使输入轴和小齿轮轴以同一速度旋转时,旋转半径调节机构的输入轴侧的旋转运动的半径被维持。在使输入轴和小齿轮轴的转速不同时,旋转半径调节机构的输入轴侧的旋转运动的半径被变更,变速比发生变化。
当通过使输入轴旋转来使旋转半径调节机构旋转时,连杆的输入侧环状部进行旋转运动,摆杆的与连杆的另一个端部连结的摆动端部进行摆动。即,旋转半径调节机构、连杆以及摆杆构成了曲柄连杆机构。摆杆经由单向离合器设置于输出轴,因此,仅在摆杆向一侧旋转时将旋转驱动力(扭矩)传递至输出轴。
各旋转半径调节机构的凸轮部的偏心方向以各自的相位不同地绕输入轴一周的方式设定。因此,通过外嵌于各旋转半径调节机构的连杆,摆杆依次将扭矩传递至输出轴,因此能够使输出轴顺畅地旋转。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5-5025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以往的四节连杆机构型的无级变速器中,相邻的旋转半径调节机构的凸轮部彼此通过螺栓固定。因此,在凸轮部彼此重合的面积较少的情况下,无法利用螺栓将凸轮部彼此固定在一起。或者,即使利用小径的螺栓进行固定,也无法获得凸轮部彼此需要的连结强度。从而,存在相邻的凸轮部彼此的相位的设定自由度较低这样的问题。
因此,可以考虑使所有的凸轮部一体成型,沿径向分割旋转部,以将凸轮部夹入其中的方式利用螺栓连结分割开的旋转部。可是,由于在旋转部的内周面形成有内齿,因此,如果沿径向分割旋转部,则内齿的精度会降低。
本发明鉴于以上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使内齿的精度降低且能够提高相邻的凸轮部彼此的相位的设定自由度的无级变速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14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