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间皮瘤的治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64021.3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5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矢野圣二;町野悠介;铃木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大学法人金泽大学;协和发酵麒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K39/395 | 分类号: | A61K39/395;G01N33/57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杨青;穆德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皮瘤 治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结合神经节苷脂GM2抗原的抗体的治疗方法和诊断方法。本发明还涉及包含结合神经节苷脂GM2抗原的抗体作为活性成分的治疗剂和诊断剂。
背景技术
神经节苷脂是一种类型的糖脂,其由含有唾液酸的细胞外糖链组成部分和包埋在脂双层中的神经酰胺构成,并以随着细胞类型、器官和动物物种而变的各种模式表达(非专利文献1)。已揭示,神经节苷脂具有广泛的生物功能,包括细胞间识别,通过与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控制细胞增殖,以及细胞分化(非专利文献2和3)。
根据唾液酸结合的模式和数目以及结合于非还原末端的N-乙酰半乳糖胺(GalNAc)和半乳糖(Gal)的存在或不存在来对神经节苷脂进行分类。GM2是具有GalNAcβ1-4(SAα2-3)Galβ1-4Glcβ1-1神经酰胺糖链结构的神经节苷脂的一个成员。
已报道,随着癌细胞的发展,神经节苷脂表达经历量变和质变(非专利文献4)。还已知道,在正常细胞中几乎不存在任何GM2表达,而在肿瘤例如肺癌、成神经细胞瘤和神经胶质瘤中观察到高的GM2表达(非专利文献4和5)。这使GM2成为抗体癌症治疗中有吸引力的靶抗原。
间皮瘤,也被称为包覆间皮肿瘤或间皮肿瘤,是从中胚层起源的间皮(例如胸膜、腹膜和心包膜)发展出来的肿瘤类型,并且被分类为局部良性肿瘤和弥散性恶性肿瘤。在胸膜中发生的一种形式的恶性间皮瘤是恶性胸膜间皮瘤(在后文中,在某些情况下缩写为MPM)。
MPM是从胸腔的间皮细胞发展出来的一种癌症形式,并以高生长速率为特征,通常伴有胸膜积液(非专利文献6)。呼吸困难、呼吸短促和胸痛是MPM的一些症状,并且患者的生活质量(QOL)降低。石棉、铁和猿猴病毒40(SV40)是MPM的致病物质的已知实例(非专利文献7和8)。
具体来说,暴露于石棉已被认为与MPM的发病高度相关,并且具有石棉暴露史的人处于MPM发病的显著提高的风险中。日本在1970至1980年间进口和使用了大量石棉(非专利文献9)。由于MPM的潜伏期据信为石棉暴露后30至40年,因此预计从2010至2020年,日本的MPM发病率极大增加。
尽管MPM的唯一治疗是在发病的早期阶段移除肿瘤,但在临床上该疾病被发现时通常处于高级阶段。此外,MPM对常用的化疗和放疗没有反应,并具有非常不良的预后,从发病起的平均存活时间约为1年。因此,对可以改善该疾病预后的治疗方法存在着需求。
引用文献名单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J.Neurochem.,10,613(1963)
[非专利文献2]Curr.Opin.Immunol.,3,646(1991)
[非专利文献3]Biochem.Biophys.Res.Commun.,192,214(1993)
[非专利文献4]Cancer Res.,45,2405(1985)
[非专利文献5]Cancer Res.,50,7444(1990)
[非专利文献6]Cancer Sci.,97,183(2006)
[非专利文献7]Cell Mol.Biol.,17,657(1997)
[非专利文献8]Am.J.Respir.Crit.Care Med.,153,711(1996)
[非专利文献9]Industrial Health,39,65(2001)
发明概述
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
通过在早期阶段移除肿瘤来治疗间皮瘤。然而,在临床上该疾病被发现时通常处于高级阶段,并且对常见的化疗和放疗反应不佳。因此,对用于改善该疾病预后的治疗方法、治疗剂和诊断方法,存在着需求。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有效用于间皮瘤的诊断和治疗,并且可以改善间皮瘤患者的预后的治疗方法、治疗剂和诊断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涉及下列(1)至(13)。
(1)一种用于间皮瘤的治疗剂或诊断剂,其包含结合神经节苷脂GM2的抗体或其片段作为活性成分。
(2)(1)中所描述的治疗剂或诊断剂,其中所述间皮瘤是选自胸膜间皮瘤、腹膜间皮瘤和心包间皮瘤中的一种。
(3)(2)中所描述的治疗剂或诊断剂,其中所述胸膜间皮瘤或所述腹膜间皮瘤是恶性胸膜间皮瘤或恶性腹膜间皮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大学法人金泽大学;协和发酵麒麟株式会社,未经国立大学法人金泽大学;协和发酵麒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40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外周动脉疾病的药物递送装置
- 下一篇:来自鱼孵化液的化妆品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