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组以及工业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64054.8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4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前田和树;加藤崇行;渡边慎太郎;大石英史;酒井崇;中条祐贵;植田浩生;守作直人;山口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B60L11/18;H01M10/6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舒艳君;李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以及 工业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电池模块以及电子部件的至少任意一方设置于被设置体的电池组以及具有该电池组的工业车辆。
背景技术
作为在铅垂方向上延伸的部件上设置了电池模块的电池组,例如举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二次电池装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二次电池装置具备多个电池层叠组件。电池层叠组件具有底板、从底板竖立设置的背面板、以及固定在底板上的基座板。在基座板上载置有电池模块。电池模块与背面板抵接。在基座板上以隔着电池模块的方式竖立设置有侧面板。在电池模块上配置衬垫(packing),在该衬垫上配置其它的基座板。而且,在该基座板上载置其它的电池模块,从而层叠配置电池模块。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54353号公报
然而,在铅垂方向上延伸的部件上设置电池模块的情况下,由于重量的影响,存在电池模块从背面板分离的情况。在使在电池模块中产生的热量传导至背面板来进行电池模块的冷却的情况下,存在因电池模块从背面板分离而导致电池模块的散热性降低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散热性能的降低的电池组以及工业车辆。
解决上述课题的电池组具备:电池模块,其具有多个二次电池;电子部件,其有助于上述二次电池的充放电;以及被设置体,其具有在铅垂方向上延设的延设部。上述被设置体具有从上述延设部向与铅垂方向相交的方向突出的载置部。上述电池模块以及上述电子部件的至少一方在被载置于上述载置部的状态下设置于上述延设部。
解决上述课题的工业车辆具有上述电池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叉车的简要侧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电池组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2的电池组的主视图。
图4是图2的4-4线剖视图。
图5是表示图2的电池组的电池模块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其他例子的电池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将电池组具体化为搭载于叉车的电池组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前”“后”“左”“右”“上”“下”,以叉车的驾驶员朝向叉车的前方的状态为基准。
如图1所示,作为工业车辆的叉车10具有车体11、位于车体11的前下部的驱动轮12、位于车体11的后下部的转向操纵轮13、以及位于车体11前的装卸装置。装卸装置具有竖立设置于车体11前的门架14、以及经由升降托架(lift bracket)15安装于门架14的左右一对货叉16。而且,货叉16通过与门架14连结的升降缸(lift cylinder)17的驱动与升降托架15一同升降。另外,货叉16通过与门架14连结的摆动缸18的驱动与门架14一同倾动。在货叉16搭载货物19。在车体11搭载有成为驱动轮12的驱动源的行驶用马达M1、以及成为货叉16的驱动源的装卸用马达M2。
另外,在车体11的中央设置有驾驶室20。在驾驶室20设置有作业者(驾驶员)可乘坐的驾驶座椅21。在驾驶座椅21的前方设置有方向盘22。在驾驶室20下搭载有电池组30。以下,对电池组30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电池组30具备用于与搭载于货叉16的货物19取得平衡的作为被设置体的平衡配重31。平衡配重31具备在铅垂方向上延伸的作为延设部的配重主体32。配重主体32呈矩形板状。在配重主体32,第一载置部33、第二载置部34、第三载置部35以及第四载置部36从与配重主体32的厚度方向正交的面32a向配重主体32的厚度方向突出。在配重主体32的短边方向,换句话说在铅垂方向上拉开间隔地设置这些载置部33~36。各载置部33~36从配重主体32向与铅垂方向相交的方向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向水平方向突出。第一载置部33设置于配重主体32的短边方向第一端32b。换句话说,从配重主体32的基端在配重主体32的厚度方向上竖立设置第一载置部33。
各载置部33~36呈矩形平板状,遍及配重主体32的长边方向整体延伸。各载置部33~36的长边方向与配重主体32的长边方向一致,短边方向与从面32a的突出方向一致。第一载置部33比其他的载置部34~36厚。另外,第一载置部33的短边方向的尺寸比其他的载置部34~36的短边方向的尺寸稍长。各载置部33~36例如通过铸造等制造方法与配重主体32一体成型。在本实施方式中,平衡配重31例如由铁等金属材料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未经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40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鞋楦构造
- 下一篇:钢包头可拆卸式劳保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