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64623.9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4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滨田吉博;浅川新六;和出达贵;南泽伸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B5/00 | 分类号: | G03B5/00;H04N5/22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晓萍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搭载于手机等的小型的光学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一种具有使搭载透镜和拍摄元件的可动模块摇动从而修正抖动的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光学单元具有:将可动模块保持为能够摇动的固定体;以及使可动模块相对于该固定体摇动的抖动修正驱动机构。在该光学单元中,抖动修正驱动机构具有:固定于形成为大致四边柱状的可动模块的外周面的四个永磁铁;以及带状的片状线圈,该片状线圈具有与片状线圈为一体的分别与四个永磁铁对置的四个线圈部。固定体具有构成光学单元的外周面的大致四边筒状的上罩。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光学单元中,形成为带状的片状线圈以在线圈部间折弯而形成为大致四边筒状的状态并以沿着上罩的内周面的方式固定于上罩的内周面。并且,片状线圈通过粘接而固定于上罩的内周面。在将片状线圈固定于上罩时,例如,在上罩的内周面涂抹了粘接剂的状态下,在将折弯成大致四边筒状的片状线圈从形成为大致四边筒状的上罩的轴向的一端侧插入至上罩的内周侧之后,使粘接剂硬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575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光学单元中,在片状线圈形成有线圈部,因为片状线圈的厚度比较厚,因此,片状线圈的刚性比较高。因此,在该光学单元中,在将片状线圈固定于上罩的内周面时,即使以沿着上罩的内周面的方式将片状线圈折弯成大致四边筒状,片状线圈的形状也不稳定。因此,在该光学单元中,将片状线圈固定于上罩时的作业变得复杂。并且,在该光学单元中,片状线圈的形状不稳定,因此,在将片状线圈安装于上罩时,在将粘接剂涂抹于上罩的内周面的状态下,若从上罩的轴向的一端侧向上罩的内周侧插入折弯成大致四边筒状的片状线圈,则存在涂抹于上罩的内周面的粘接剂被片状线圈擦掉、从而导致片状线圈安装于上罩的安装强度降低的风险。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光学装置,在具有可动部和将可动部保持为能够移动的保持部、且具有片状线圈的光学装置中,能够容易地进行向可动部或者保持部安装片状线圈的安装作业,并且能够提高向可动部或者保持部安装片状线圈的安装强度,其中,上述片状线圈具有与片状线圈为一体的线圈部。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光学装置特征在于,具有:可动部,可动部具有拍摄用的透镜;保持部,保持部将可动部保持为能够移动;以及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可动部,保持部具有覆盖可动部的外周侧的壳体,驱动机构具有:多个驱动用磁铁,驱动用磁铁安装于可动部的外周侧或者壳体的内周侧中的任一方;多个片状线圈,片状线圈具有与片状线圈为一体的线圈部,线圈部与驱动用磁铁对置配置;以及柔性印刷基板,柔性印刷基板具有供多个片状线圈安装的带状的线圈安装部,柔性印刷基板安装于可动部的外周侧或者壳体的内周侧中的另一方,多个片状线圈以如下状态安装于线圈安装部的一侧的表面:多个片状线圈在形成为带状的线圈安装部的长边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隙,线圈安装部的厚度比片状线圈的厚度薄,线圈安装部在与线圈安装部的长边方向正交的线圈安装部的短边方向上的宽度比片状线圈在线圈安装部的短边方向上的宽度窄,线圈安装部的另一侧的面以如下状态安装于可动部的外周侧或者壳体的内周侧中的另一方:线圈安装部以沿着可动部的外周侧或者壳体的内周侧中的另一方的方式在片状线圈间的间隙部分折弯而形成为大致筒状。
在本发明的光学装置中,当在一侧的面安装多个片状线圈的线圈安装部以沿着可动部的外周侧或者壳体的内周侧中的另一方的方式在片状线圈间的间隙部分折弯而形成为大致筒状的状态下,线圈安装部的另一侧的面安装于可动部的外周侧或者壳体的内周侧中的另一方。并且,在本发明中,线圈安装部的厚度比片状线圈的厚度薄。即,在本发明中,在比片状线圈薄的位置折弯线圈安装部。因此,在本发明中,容易使在片状线圈间的间隙部分折弯而形成为大致筒状的线圈安装部的形状稳定,从而容易处理形成为大致筒状的线圈安装部。因此,在本发明中,能够容易地进行向构成保持部的壳体或者可动部安装片状线圈的安装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46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