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入扩散器的流调节特征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64972.0 | 申请日: | 2013-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8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S·P·小埃文斯;M·P·斯特荣金;F·罗斯卡;M·沙玛;R·K·拉维蒂;S·K·安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流体处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00 | 分类号: | F04D1/00;F04D29/44;F04D29/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黄海鸣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入 扩散器 调节 特征 | ||
1.一种吸入扩散器或装置,包括:
主吸入扩散器主体,配置为具有接收进入流体的入口,接收来自所述入口的所述进入流体的内腔、以及接收来自所述内腔的所述进入流体并提供流出流体的出口;以及
流调节装置,与所述入口相关地配置,并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向内波状表面的流调节部分,所述流调节部分配置为延伸进入所述内腔、扩散从所述入口通过进入所述内腔的所述进入流体,并提供流调节,所述流调节至少部分地基于与所述至少一个向内波状表面相对应的波状设计将所述进入流体朝向所述出口引导,以产生所述流出流体的均匀的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扩散器或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向内波状表面配置为具有基本上呈锥体波状的形状,所述锥体波状包括二次锥体波状,或凸锥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扩散器或装置,其中所述流调节部分包括外围部分和配置为比所述外围部分延伸入所述内腔更深或更远的中心或顶点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扩散器或装置,其中所述流调节部分形成为配置为与所述主吸入扩散器主体耦接的波状盖板,或形成所述波状盖板的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扩散器或装置,其中所述流调节装置包括配置在所述内腔内的挡板,以限制或调节从所述入口至所述出口的流体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入扩散器或装置,其中所述挡板包括端部,所述端部配置为具有基本上与所述至少一个向内波状表面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以与所述向内波状表面的形状匹配或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入扩散器或装置,其中所述流调节部分被配置为具有至少一个狭槽,所述狭槽被配置为接收和接合所述挡板的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入扩散器或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狭槽形成在所述至少一个内向波状表面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扩散器或装置,其中所述流调节部分配置为具有基本上呈金字塔形波状的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入扩散器或装置,其中所述流调节部分包括配置在外部外围基座部分和内中心顶点部分之间的至少三个三角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吸入扩散器或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三个三角壁包括在外部正方外围基座部分和内中心顶点部分之间的四个三角平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吸入扩散器或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三个三角壁配置为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狭槽以接收挡板的端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扩散器或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向内波状表面配置为具有基本上内凹的波状的形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吸入扩散器或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向内波状表面配置作为具有外部外围基座部分的凹壁。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扩散器或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向内波状表面配置为基本上为螺旋形波状的形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吸入扩散器或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向内波状表面配置作为从外部外围基座部分向中心顶点部分延伸的螺旋形波状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吸入扩散器或装置,其中所述螺旋形波状壁被配置为具有叶片和角度以与其曲率直接相关地调节流。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扩散器或装置,其中所述流调节部分与所述主吸入扩散器主体一体配置或形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扩散器或装置,其中所述流调节部分被配置作为向内波状板或插件,或采取向内波状板或插件的形式。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扩散器或装置,其中所述流调节装置配置为基本上消除在所述内腔内流向所述出口的流体的流体重循环和停滞区域,从而提供从所述出口流出的基本上均匀的流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流体处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流体处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49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