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涡轮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65715.9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6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宪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伯格压缩机奥托伯格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28 | 分类号: | F04D29/28;F04C29/1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朱海涛 |
地址: | 德国比***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机 系统 | ||
1.一种涡轮机系统,其包括:
驱动单元,其具有转子和定子;
具有叶轮的压缩单元,所述叶轮与转子互锁以转动;
用于引导驱动单元冷却流体的引导管路,所述驱动单元冷却流体被引入驱动单元并且在穿过驱动单元的内部后排出到压缩单元中;和
外部流体流入管路,其布置在引导管路的一侧上以与引导管路连通,
其中外部流体流入管路引导由外部流体流入管路的端部与引导管路内部之间的压差设定的外部流体进入引导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机系统,其中外部流体流入管路一端与引导管路内部连通并且另一端暴露于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机系统,其中外部流体流入管路一端与引导管路内部连通并且另一端与外部流体存储部件连通,设定外部流体存储在所述外部流体存储部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机系统,其中外部流体流入管路还包括用于调节设定外部流体的流入流量的阀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轮机系统,其中阀构件在操作中根据驱动单元的转速而被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机系统,其中叶轮容纳在叶轮外壳中,该叶轮外壳具有流入孔和排出孔,并且
外部流体流入管路与流入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机系统,其中驱动单元还包括驱动单元壳体,用于支撑转子和定子,并且
驱动单元壳体包括:
冷却流体流入孔,其与外部连通;和
冷却流体排出孔,其与引导管路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涡轮机系统,其中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部件,在该定子绕组部件中线圈绕定子铁芯缠绕,并且
冷却流体流入孔限定为朝向定子绕组部件,并且
定子铁芯具有从冷却流体排出孔朝向转子穿过的多个通孔,并且
在转子和定子之间限定一间隙,以便使穿过定子绕组部件的驱动单元冷却流体穿过所述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涡轮机系统,其中驱动单元冷却流体冷却驱动单元,同时通过冷却流体流入孔被引入以经由定子绕组部件穿过定子和转子之间的间隙并且通过所述多个通孔排出到冷却流体排出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机系统,其中引导管路还包括热交换单元,用于冷却在冷却驱动单元之后排出的驱动单元冷却流体。
11.一种涡轮机系统,其包括:
第一驱动部件,其具有转子和定子;
具有叶轮的第一压缩部件,所述叶轮与第一驱动部件的转子互锁以转动;
第一引导管路,其用于引导第一驱动部件冷却流体,该第一驱动部件冷却流体被引入到第一驱动部件中并且在穿过第一驱动部件内部之后排出到第一压缩部件中;
第二驱动部件,其相对于第一驱动部件独立地设置,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具有转子和定子;
具有叶轮的第二压缩部件,所述叶轮与第二驱动部件的转子互锁以转动;
第二引导管路,其用于引导第二驱动部件冷却流体,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冷却流体被引入到第二驱动部件中并且在穿过第二驱动部件内部之后被排出到第一压缩部件中;和
外部流体流入管路,其与第一引导管路和第二引导管路中的至少一个连通,
其中外部流体流入管路布置成使得设定外部流体通过外部流体流入管路引入到第一压缩部件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涡轮机系统,其中外部流体流入管路布置成允许第一引导管路在第一和第二引导管路彼此结合的状态下与第二引导管路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涡轮机系统,其中第一引导管路通过连续地穿过第二驱动部件和第二引导管路而与第二驱动部件内部连通以与第一压缩部件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涡轮机系统,其中外部流体流入管路一端与第一和第二引导管路中的一个连通并且另一端暴露于空气。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涡轮机系统,其中外部流体流入管路一端与第一和第二引导管路中的一个连通,并且另一端与其中存储设定外部流体的外部流体存储部件连通。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涡轮机系统,其中外部流体流入管路还包括用于调节设定外部流体的流入流量的阀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伯格压缩机奥托伯格有限责任两合公司,未经伯格压缩机奥托伯格有限责任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571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