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氧化物纳米颗粒与硅倍半氧烷聚合物的复合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复合物而制造的复合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65857.5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4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尚史;田代裕治;横山大志;野中敏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AZ电子材料(卢森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77/04 | 分类号: | C08G77/04;C08K3/36;C08L8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6 | 代理人: | 刘淼 |
地址: | 卢森堡*** | 国省代码: | 卢森堡;LU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物 纳米 颗粒 硅倍半氧烷 聚合物 复合物 及其 制造 方法 以及 使用 复合材料 | ||
1.一种硅氧化物纳米颗粒与硅倍半氧烷聚合物的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水性溶剂与有机性溶剂的混合溶剂中并在相转移催化剂的存在下,使在末端具有硅烷醇基的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或硅烷单体与在表面具有羟基或者烷氧基的硅氧化物纳米颗粒进行反应,从而获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物,其中,所述硅倍半氧烷聚合物是包含从由[R1SiO1.5]以及[SiO2]组成的组中选出的重复单元的聚合物,硅烷单体由R1Si(OR2)3和Si(OR2)4构成,式中,R1是从由氢、烷基、芳基以及烯基组成的组中选出的基团,R2是从由氢、烷基、芳基以及烯基组成的组中选出的基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物,其中,所述硅倍半氧烷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500~20,00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物,其中,所述硅氧化物纳米颗粒由下述通式(1)表示,
SiO2(OR)z (1)
式中,R是氢或者C1~C10烷基。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物,其中,所述硅氧化物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为5~200nm。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物,其中,所述水性溶剂是水、或者水与醇的混合溶剂。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物,其中,以所述复合物的总量为基准,含有5~90重量%的硅氧化物纳米颗粒。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物,其中,以所述复合物的总量为基准,具有2~50mol%的相转移催化剂。
9.一种硅氧化物纳米颗粒与硅倍半氧烷的复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硅倍半氧烷聚合物和硅氧化物纳米颗粒,所述硅倍半氧烷聚合物的硅原子与所述硅氧化物纳米颗粒的表面介由氧原子而结合着。
10.一种含有硅氧化物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物在空气中或者非活性气氛中在150℃以上加热固化,从而获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含有硅氧化物的复合材料,其为在内部形成了空孔的多孔质材料。
12.一种电子元件,其特征在于,以层间膜、折射率控制膜、抗反射膜或者保护膜的方式具备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含有硅氧化物的复合材料。
13.一种硅氧化物纳米颗粒与硅倍半氧烷的复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性溶剂与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中并在相转移催化剂的存在下,使在末端具有硅烷醇基的硅倍半氧烷聚合物与在表面具有羟基或者烷氧基的硅氧化物纳米颗粒进行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Z电子材料(卢森堡)有限公司,未经AZ电子材料(卢森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585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