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产生遗传上优质的动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66450.4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47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P.K.卡西纳桑;H.魏;M.F.艾伦;D.C.法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移卵基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初明明;黄希贵 |
地址: | 美国爱***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产生 遗传 优质 动物 方法 | ||
遗传检验,例如全基因组分析(WGA)已经用于鉴定遗传上优质的胚胎。在等待对胚胎的一部分实施的遗传检验的结果的时候,本公开的方法延长所述胚胎的体外培养时间。在植入受体之前,本公开的方法还帮助扩充各个胚胎中的细胞的数量。
发明背景
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涉及用于动物生产的方法。更具体而言,所述公开内容涉及具有某些需要的性状的动物的选择性的生产。
选择遗传上优质的动物的传统方法一般涉及使两只动物繁殖并检验产生的子代以鉴定用于普遍用途的最佳种畜。虽然此方法是可靠的,但它具有较大的缺点。例如,子代检验从构想到完成一般花费若干年。传统方法还与高度的浪费和高成本相关,因为仅仅10%的公牛被选为终产品。基因组选择技术的出现允许饲养员在比传统方法的年龄更早的年龄鉴定遗传上优质的动物。例如,可在出生前的不同阶段进行各种分子检验以鉴定具有需要的性状的子代。
有若干实用的方法,用以改进选择具有重要性状的优质的雄性和雌性牛的过程。这些方法包括,例如,(1)增加选择的准确性;(2)增加选择的强度;和/或(3)减少世代间隔。世代间隔一般指当子代降生时母体的平均年龄。世代间隔是在育种计划中影响遗传进展速率的最重要的因素。最短可能的世代间隔是性成熟年龄和世代长度的总和。许多技术可用于规避由世代间隔强加的限制。例如,先进的生殖技术例如从青春期前的幼年小母牛取出卵、体外受精(IVF)和对产生的胚胎进行全基因组评价,已经用于缩短世代间隔。
尽管自青春期前的小母牛的卵母细胞采集可用于缩短世代间隔,但以这样的方式采集的卵母细胞的质量通常差,并趋向于产生低质量胚胎。大部分的全基因组分析需要通过胚胎活检采集胚胎的一些胚胎细胞,所述胚胎活检可以是侵入性的并可损害胚胎的发育潜力。此外,活检样本的全基因组分析可花费数星期,这需要在知道全基因组分析的结果之前冷冻胚胎或将胚胎转移到受体。
发明概述
本发明提供用于选择具有需要的性状的胚胎的改进的方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公开了扩充胚胎的细胞数量用于基因组评价和子代产生的方法。
因为冷冻正在发育的胚胎影响产仔效率,胚胎通常被新鲜地(即,不冷冻)转移至受体动物用于子代的产生。在体外受精(IVF)之后通常将胚胎体外培养约7天。当在此阶段将胚胎转移至同步化的受体时,每个胚胎一般含有约100 - 200个细胞。具有这种类型的胚胎转移的产仔效率是大约40%,并且从这些子代获得优质的动物的速度是非常低的。在本文中公开用于体外培养胚胎的改进的方法以帮助解决此问题。更具体而言,可将用于体外培养胚胎的时间延长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三个星期、一个月或更长以扩充每个胚胎中的细胞数量(图1)。
因此,在一方面中,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用于在哺乳动物中选择遗传上需要的性状的方法。该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a)体外培养胚胎,其中在步骤(a)开始时所述胚胎包含1-约500个细胞(例如,约100-约200个细胞,例如,约150-约200个细胞);(b)将步骤(a)的胚胎分成两个或更多个等分部分;(c)对步骤(b)的所述两个或更多个等分部分的至少一个进行遗传分析;和(d)基于从步骤(c)中获得的结果选择来自步骤(b)的一个或多个等分部分,其中所述选择的一个或多个等分部分携带遗传上需要的性状。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步骤(a)之后,所述方法可包括将胚胎(即,体外培养的胚胎)转移入雌性受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约10-40天之后(例如,在转移后约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或40天后)自所述雌性受体采集胚胎。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转移后约21 - 26天之后自所述雌性受体采集所述胚胎。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转移后约21天之后自所述雌性受体采集所述胚胎。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在转移后超过40天的时期之后自所述雌性受体采集所述胚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移卵基因有限公司,未经移卵基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64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