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液性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66672.6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4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森美由贵;福井宏;荒木公范;池田显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G18/10 | 分类号: | C08G18/10;C08G18/16;C09J11/04;C09J17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李照明;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液性 湿气 固化 聚氨酯 组合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液性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技术中,包含聚氨酯聚合物的一液性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组合物已为人所知,其例如作为粘着剂来使用。
作为这样的一液性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例如可以列举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方法。根据该方法,可以实现“从缩短合成时间的角度而言,在聚氨酯聚合物的生成中,可以使用金属催化剂来保持良好的粘度,还有,得到触变性优异、外观美观的一液性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组合物。”,参照专利文献1的[001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2241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汽车的玻璃窗过去借助橡胶垫圈安装在车身上,不过在发生冲撞时,固定玻璃的性能比较差,因此目前使用粘着剂将玻璃窗直接安装在车身上在这种情况下,粘着剂的粘着面由玻璃窗和构成车身的涂装钢板组成,而从提高粘着性的角度出发,在两边都使用底漆。
然而,近年来从保护环境方面、可操作性、成本等角度出发,人们对于无底漆(primer-less)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为此,本发明者们在对于利用专利文献1所述的方法所得到的一液性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组合物进行研究时,发现其与车身即涂装钢板的粘着性不够充分,很难实现无底漆的目的。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于涂装钢板拥有良好粘着性的一液性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者们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在进行了锐意研究之后发现:在得到聚氨酯聚合物之后,添加混合脂肪族异氰酸酯化合物所得到的一液性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组合物拥有良好的粘着性。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以下(1)至(6)。
(1)一种一液性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具备:将含有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羟基的多元醇化合物的液体成分(A)和含有填充剂的粉体成分(B)混合,得到所述液体成分(A)和所述粉体成分(B)的糊状混合物的混合工序;在所述混合工序之后,去除所述糊状混合物中的残留水分至少一部分的脱水工序;将1分子中含有2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聚异氰酸酯化合物(C)与所述脱水工序后的所述糊状混合物混合,得到所述聚异氰酸酯化合物(C)和所述糊状混合物中的所述多元醇化合物反应所生成的包含聚氨酯聚合物的混合物的预聚合物生成工序;将所述混合物同1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异氰酸酯基的脂肪族异氰酸酯化合物(D)混合,得到一液性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组合物的组合物生成工序。
(2)根据上述1所述的一液性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脱水工序是将所述糊状混合物的水分量降到0.050质量%以下的工序。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一液性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组合物生成工序中,进一步添加固化催化剂,其用于引导所述一液性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组合物的湿气固化。
(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液性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预聚合物生成工序中,将所述聚异氰酸酯化合物(C),同所述混合工序中得到的所述糊状混合物按照该顺序添加、混合。
(5)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液性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预聚合物生成工序中,在将所述异氰酸酯化合物同所述混合工序中得到的所述糊状混合物进行混合之后,进一步混合金属催化剂,其用于促进所述聚氨酯聚合物的生成反应。
(6)根据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液性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脂肪族异氰酸酯化合物(D)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同三羟甲基丙烷的反应生成物、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缩二脲体、以及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异氰尿酸酯体群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对于涂装钢板拥有良好粘着性的一液性湿气固化型聚氨酯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横滨橡胶株式会社,未经横滨橡胶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66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