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外罩中具有凸起部的用于家用制冷设备的真空隔离件、具有真空隔离件的家用制冷设备以及用于制造真空隔离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66758.9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68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C·恩宁格;A·格茨;M·泽尔迈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3/06 | 分类号: | F25D23/0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韩长永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隔离 家用制冷设备 外罩 凸起部 支撑体 壁龛 空腔 形件 包围 插入件 抽真空 填充 制造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家用制冷设备(1)的真空隔离件(8),其具有一外罩(19),所述外罩包围一抽真空的空腔(21),所述空腔至少部分地填充有支撑体(12),其中,所述外罩(19)具有包围壁龛形件(22)的凸起部(20),在所述壁龛形件(22)内设置一相对于所述支撑体(12)独立的插入件(23)。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真空隔离件(8)的家用制冷设备(1)以及一种用于制造真空隔离件(8)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家用制冷设备的真空隔离件,其具有一外罩,所述外罩包围一抽真空的空腔,所述空腔至少部分地填充有支撑体。本发明此外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这种真空隔离件的家用制冷设备。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家用制冷设备的真空隔离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像冷藏设备或冷冻设备或冷藏冷冻组合设备这种家用制冷设备包括隔热的壁,所述壁限定出内部空间,在所述内部空间中装入食物以便储存和长期存放。为此在公知的设备上众所周知地这样设置,使得内部容器的壁从侧面、从下面和从上面限定出该内部空间。家用制冷设备的壳体此外通常包括包围内部容器的外部容器。内部容器与外部容器之间的间隙可以利用隔热的泡沫材料填充。
在门上也可以设置相同的部件,所述部件设置用于在正面或从上面封闭内部空间。
此外,还已知这种家用制冷设备的这种门或壁具有真空隔离件。这种真空隔离件通常包括由内壳或外壳构成的外罩。在两个壳之间的间隙或空腔内装入作为支撑体的填充材料。
例如由DE 10 2009 002 800 A1公开了抽真空的隔热体。真空隔离件在隔热方面与泡沫材料相比是有利的。它们在较低的结构深度下可以实现更好的隔热效果。
也由DE 10 2009 002 800 A1公开了一种实施方式,其中抽真空的隔离体的外罩或壳具有不平度,所述不平度构成潜在的不被支撑体填充的空腔。由此,该外罩的机械稳定性在该区域内受到限制和此外也只能产生这种凸起部的非常简单的几何形状。
由DE 101 17 021 A1公开了另一种真空隔离件。在那里,外罩的空腔内除了支撑体外还集成地设置是压力测量装置的功能件。在那里,压力测量装置还可以与外部的、与真空隔离件隔开的装置电相互作用并可以交换相应的信号。在空腔内构成为插入件的功能件与在真空隔离件外部相对于外罩间隔开设置的对应件之间磁相互作用时,该对应件可以相对于插入件运动,以便可以实现相互作用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外罩中具有机械稳定的凸起部的用于家用制冷设备的真空隔离件。同样应该提供一种相应的家用制冷设备以及一种用于制造该真空隔离件的方法。
该目的通过根据独立权利要求的真空隔离件和家用制冷设备实现。该目的同样通过一种用于制造真空隔离件的方法得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家用制冷设备的真空隔离件包括一包围抽真空的空腔的外罩。空腔至少部分地填充有支撑体。外罩具有一包围壁龛形件的凸起部,其中,在壁龛形件内设置与支撑体不同的插入件。通过这样的构型实现:也能够提供该凸起部非常复杂的几何形状并且特别是明显提高这种凸起部的机械稳定性。由于插入件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相对于支撑体独立的构件,一方面使制造得到简化和另一方面提高在凸起部构型时的灵活性和可变性。特别是由此使安装一方面支撑体材料和另一方面插入件的顺序变得灵活并且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也实现消除迄今为止制造技术上出现的限制。此外,这种插入件能够构成为已经在一定的框架内预制并且不必在安装支撑体材料的过程中安装。本发明也显著地改善了特别是壁龛形件的填充,特别是在非常复杂的几何形状的情况下。
优选地,插入件至少局部地填满壁龛形件。
插入件可以包括或是压制的硅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未经BSH家用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67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