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不对称胎冠的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67271.2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0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P·皮罗特;C·厄热尔斯泽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9/30 | 分类号: | B60C9/30;B60C1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法国克莱***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不对称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乘用车轮胎和包括乘用车轮胎的轮胎-车轮组件。
背景技术
装配有乘用车轮胎的车辆在行驶时的表现主要取决于大量的与车辆相关的参数以及与轮胎-车轮组件相关的参数。这种参数中的一些包括车轮相对于车辆的偏移。通过改变这种偏移,能够对车辆行驶时的表现以及驾驶员感受的反馈产生显著的影响。通过改变车轮的设计或者使用位于车轮和轮毂之间的间隔件能够改变所述偏移。
当轮胎是用于特定的车辆而研发时,改变车轮的设计或者使用间隔件不总是可行的。这是因为,一般来说,不同设计或者品牌的轮胎可以安装在车辆上,并且为了获得理想的行驶表现所需要的车轮偏移可能根据轮胎的设计或者品牌而有所不同。
在专利申请WO 2012/065939中,申请人的公司已经提出了对这个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在该申请中,使用非对称的胎圈来获得侧向移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使得轮胎-车轮组件相对于要被改进的车辆偏移,并不改变车轮或者使用间隔件,且不牵涉对轮胎胎圈的改变。
通过改变在这种组件中使用的轮胎的胎冠,从而使作用在轮胎和路面之间的竖直力的质量的中心侧向移动来实现该目的。
更特别地,使用如下轮胎来实现该目的,该轮胎具有旋转轴线并且包括:
两个胎圈,所述胎圈设计为与安装轮辋接触,每个胎圈包括至少一个环形增强结构,以便定义将轮胎的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分开的轮胎中平面,该中平面定义为垂直于旋转轴线并与两个胎圈的环形增强结构等距布置的平面;以及
两个胎侧,所述胎侧径向向外延伸胎圈,并且两个胎侧在胎冠汇合,所述胎冠包括胎冠增强件,所述胎冠增强件包括第一增强帘布层和第二增强帘布层,所述第二增强帘布层在径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增强帘布层的外侧,所述胎冠增强件被环箍增强件覆盖,所述环箍增强件由沿周向取向的、优选为螺旋缠绕的增强元件构成,所述环箍增强件自身被胎面覆盖;
其中,所述第二增强帘布层在任何径向截面内具有第一轴向端部和第二轴向端部,所述第一轴向端部位于轮胎的第一半部,所述第二轴向端部位于轮胎的第二半部,第一轴向端部与中平面的距离D1和第二轴向端部与中平面的距离D2之间的差值D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4mm,并且小于或等于10mm(4mm≤|D|=|D1-D2|≤10mm);
并且其中,在任一径向截面,
其中,K大于或等于1.15且小于或等于1.50,N1是位于轮胎的第一半部的环箍增强元件的数目,MA1i表示位于轮胎的第一半部的单个增强元件在2%伸长下的模量,N2是位于轮胎的第二半部的环箍增强元件的数目,并且MA2j表示位于轮胎的第二半部的单个增强元件在2%伸长下的模量。
申请人的公司已经发现了,通过使用这种轮胎,能够获得作用在轮胎和路面之间的竖直力的质量的中心的侧向移动,所述侧向移动与使用1到5毫米厚的间隔件在轮胎-车轮组件上获得的效果相同。
通过使得不仅仅是第二增强帘布层不对称,而且使得第一增强帘布层也不对称,则能够使得轮胎的制造更为简单。根据该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第一增强帘布层在任一径向截面内具有第一轴向端部和第二轴向端部,所述第一轴向端部位于轮胎的第一半部,所述第二轴向端部位于轮胎的第二半部,第一轴向端部与中平面的距离D1’和第二轴向端部与中平面的距离D2’之间的差值D’的绝对值为非零的,并且小于或等于所述差值D,差值D和差值D’具有相同的正负号(D·D’>0)。
对于优选的,使用仅仅一种类型的增强元件,从而使得所有构成环箍增强件的增强元件在2%伸长下具有相同的模量。那么,声称的效果通过改变位于轮胎的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的环箍增强元件的数目而获得。
对于优选的,构成环箍增强件的增强元件由纺织材料制成,例如PET、尼龙、人造丝、芳纶。
还能够通过限定采用D量值和K量值的数值范围,来更进一步地改进所获得的结果,并且特别地来避免过度的锥度推力。优选地,D的数值和K的数值也满足以下不等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其林集团总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米其林集团总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72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短块线性同步电机和换向机构
- 下一篇:可变带束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