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与带通滤波器的输入谐振器和/或输出谐振器一起使用的可调节耦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67589.0 | 申请日: | 201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13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15 |
发明(设计)人: | 曹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7 | 分类号: | H01P1/2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张曦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带通滤波器 输入 谐振器 输出 一起 使用 调节 耦合 装置 | ||
1.一种用于与带通滤波器的输入谐振器一起使用的可调节耦合,其中所述输入谐振器包括腔体、谐振器杆、以及同轴端口,所述谐振器杆被置于所述腔体中并且被配置具有用于调节输入调谐器频率的可变电容性负载,所述同轴端口被配置为将能量馈送给所述带通滤波器,所述可调节耦合包括:
电感性环路,包括与所述同轴端口相连接并且固定在所述腔体的底部的第一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一部分向上延伸的延伸部;以及
调节元件,从所述电感性环路分隔开并且经受来自所述电感性环路与所述谐振器杆之间的电容性耦合的影响,其中所述调节元件被适配用于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位移,以便于调节所述电感性环路与所述谐振器杆之间经由所述延伸部的相互作用,在所述第一位置处输入耦合强度被最大化,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输入耦合强度被最小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耦合,其中所述调节元件包括导体带和控制构件,并且其中当所述调节元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导体带的至少一部分将所述电感性环路的所述延伸部与所述谐振器杆屏蔽,并且当所述调节元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导体带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使所述电感性环路的所述延伸部暴露于所述谐振器杆,并且所述控制构件被调节以改变所述导体带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电感性环路的所述延伸部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耦合,其中所述控制构件被定位在所述腔体的顶部,并且其中所述导体带是L形状的,并且所述L形状的导体带的一侧与所述控制构件相连接,并且当所述调节元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L形状的导体带的另一侧将所述电感性环路的所述延伸部与所述谐振器杆屏蔽,并且当所述调节元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L形状的导体带的另一侧使所述电感性环路的所述延伸部完全暴露于所述谐振器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耦合,其中所述控制构件被定位在所述腔体的与所述同轴端口相同的一侧,并且其中所述导体带是矩形形状的并且与所述控制构件相连接,并且当所述调节元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矩形形状的导体带将所述电感性环路的所述延伸部与所述谐振器杆屏蔽,并且当所述调节元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矩形形状的导体带使所述电感性环路的所述延伸部完全暴露于所述谐振器杆。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调节耦合,其中所述调节元件的所述控制构件可用于从所述输入谐振器的外面的调节。
6.一种用于与带通滤波器的输出谐振器一起使用的可调节耦合,其中所述输出谐振器包括腔体、谐振器杆、以及同轴端口,所述谐振器杆被置于所述腔体中并且被配置具有用于调节输出调谐器频率的可变电容性负载,所述同轴端口被配置为从所述带通滤波器馈送能量,所述可调节耦合包括:
电感性环路,包括与所述同轴端口相连接并且固定在所述腔体的底部的第一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一部分向上延伸的延伸部;以及
调节元件,从所述电感性环路分隔开并且经受来自所述电感性环路与所述谐振器杆之间的电容性耦合的影响,其中所述调节元件被适配用于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位移,以便于调节所述电感性环路与所述谐振器杆之间经由所述延伸部的相互作用,在所述第一位置处输出耦合强度被最大化,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输出耦合强度被最小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节耦合,其中所述调节元件包括导体带和控制构件,并且其中当所述调节元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导体带的至少一部分将所述电感性环路的所述延伸部与所述谐振器杆屏蔽,并且当所述调节元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导体带的所述至少一部分使所述电感性环路的所述延伸部完全暴露于所述谐振器杆,并且所述控制构件被调节以改变所述导体带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电感性环路的所述延伸部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节耦合,其中所述控制构件被定位在所述腔体的顶部,并且其中所述导体带是L形状的,并且所述L形状的导体带的一侧与所述控制构件相连接,并且当所述调节元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L形状的导体带的另一侧将所述电感性环路的所述延伸部与所述谐振器杆屏蔽,并且当所述调节元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L形状的导体带的另一侧使所述电感性环路的所述延伸部完全暴露于所述谐振器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758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感应充电单元
- 下一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