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原生动物中重组制备鲎C因子蛋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68105.4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46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B·布赫尔格尔;H·格拉莱特;S·莫利纳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格罗斯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9/64 | 分类号: | C12N9/64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陈悦军 |
地址: | 德国贝***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生动物 重组 制备 因子 蛋白 方法 | ||
1.一种寄生原生动物,其特征在于:含有编码来自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的鲎C因子蛋白的多聚核苷酸,其中,所述多聚核苷酸编码具有SEQ ID No:4的氨基酸序列的C因子蛋白,所述原生动物表达双链酶原形式的鲎C因子蛋白,所述鲎C因子蛋白具有在非还原条件下通过SDS-PAGE测定的约102kD的分子量,所述酶原在接触脂多糖时产生酶活性,并且
其中所述寄生原生动物为蜥蜴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tarentola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寄生原生动物,其中所述多聚核苷酸由引入至寄生原生动物宿主细胞的核酸分子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寄生原生动物,其中所述多聚核苷酸由引入至寄生原生动物宿主细胞的载体组成。
4.一种制备鲎C因子蛋白的方法,其包括步骤:
(a)在使得细胞表达由所述多聚核苷酸编码的所述C因子蛋白的条件下培养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寄生原生动物;和
(b)从细胞培养物中回收在步骤(a)中制备的C因子蛋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C因子蛋白在细胞培养基中积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制备的所述C因子蛋白在结合内毒素时呈现出丝氨酸蛋白酶活性。
7.由权利要求4的方法获得的鲎C因子蛋白,所述鲎C因子蛋白具有非还原条件下通过SDS-PAGE测定的约102kD的分子量。
8.由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鲎C因子蛋白在内毒素检测体外方法或在内毒素清除体外方法中的用途,其中,所述方法不用于疾病诊断。
9.根据权利要求7的鲎C因子蛋白在内毒素检测体外方法或在内毒素清除体外方法中的用途,其中,所述方法不用于疾病诊断。
10.一种用于内毒素检测或内毒素清除的分析或试剂盒,其包括由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鲎C因子蛋白,或权利要求7的鲎C因子蛋白。
11.一种产生制备鲎C因子蛋白的寄生原生动物宿主细胞的方法,其包括步骤:
(a)将含有编码来自中国鲎的鲎C因子蛋白的多聚核苷酸的核酸分子引入到寄生原生动物,所述多聚核苷酸编码具有SEQ ID No:4的氨基酸序列的C因子蛋白;和
(b)选择一个或多个在步骤(a)中制备的表达所述鲎C因子蛋白的宿主细胞,
其中所述寄生原生动物为蜥蜴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tarentolae)。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产生制备鲎C因子蛋白的寄生原生动物宿主细胞的方法,其中,所述核酸分子是载体。
13.一种由权利要求11的方法获得的寄生原生动物宿主细胞,其含有编码来自中国鲎的鲎C因子蛋白的多聚核苷酸,其中所述多聚核苷酸编码具有SEQ ID No:4的氨基酸序列的C因子蛋白,所述多聚核苷酸由引入至寄生原生动物宿主细胞的核酸分子组成,并且其中所述寄生原生动物为蜥蜴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tarentolae)。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寄生原生动物宿主细胞,其中所述多聚核苷酸由载体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格罗斯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海格罗斯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810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