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第5族金属氧代-烷氧代络合物、其制造方法以及第5族金属氧化物膜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68922.X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84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浅野祥生;木下智之;原靖;原大治;田中陵二;多田贤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曹株式会社;公益财团法人相模中央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31/28 | 分类号: | C07C31/28;C07C29/68;C07C33/26;H01L21/28;H01L21/288;H01L21/316;C07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烷氧代 络合物 制造 方法 及第 氧化物 制作方法 | ||
1.一种第5族金属氧代-烷氧代络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用通式(1)、化学式(3)、化学式(4)或化学式(5)表示:
MA(μ4-O)B(μ3-O)C(μ-O)D(μ-OtBu)E(OtBu)F (1)
式(1)中,M表示铌原子或钽原子;A、B、C、D、E、F分别表示10、1、8、8、0、16或者9、1、5、9、1、14的数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5族金属氧代-烷氧代络合物,其特征在于,第5族金属氧代-烷氧代络合物用通式(1)表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第5族金属氧代-烷氧代络合物,其特征在于,第5族金属氧代-烷氧代络合物用通式(1A)或通式(1B)表示:
式(1A)中,M表示铌原子或钽原子,
式(1B)中,M表示铌原子或钽原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5族金属氧代-烷氧代络合物,其特征在于,第5族金属氧代-烷氧代络合物用化学式(3)或化学式(4)表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5族金属氧代-烷氧代络合物,其特征在于,第5族金属氧代-烷氧代络合物用化学式(5)表示。
6.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第5族金属氧代-烷氧代络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通式(2)所示的金属酰亚胺-三烷氧代络合物与选自由氧气、空气、臭氧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氧化剂发生反应,
式(2)中,M表示铌原子或钽原子;R1表示C4~C12的叔烷基或通式(2Ar)所示的任选被取代的苯基,
式(2Ar)中,Ra、Rb、Rc、Rd和Re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C1~C6的烷基。
7.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第5族金属氧代-烷氧代络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化学式(3)所示的第5族金属氧代-烷氧代络合物进行加热,
8.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第5族金属氧代-烷氧代络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化学式(4)所示的第5族金属氧代-烷氧代络合物进行加热,
9.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第5族金属氧代-烷氧代络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五(叔丁基氧代)铌(Nb(OtBu)5)与双丙酮醇发生反应。
10.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化学式(3)所示的第5族金属氧代-烷氧代络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通式(2a-Nb)所示的金属酰亚胺-三烷氧代络合物与苯甲醛发生反应,
式(2a-Nb)中,R1a表示C1~C12的烷基,
11.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化学式(4)所示的第5族金属氧代-烷氧代络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通式(2a-Nb)所示的金属酰亚胺-三烷氧代络合物与通式(7)所示的醛发生反应,
式(2a-Nb)中,R1a表示C1~C12的烷基,
式(7)中,R2表示苯基或C4~C8的叔烷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曹株式会社;公益财团法人相模中央化学研究所,未经东曹株式会社;公益财团法人相模中央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892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脂肪酰胺的水性分散液
- 下一篇:具有故障分支定位功能的小电流接地选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