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耐热隔音吸声材料的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69433.6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28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金槿英;徐源振;徐钟范;赵致万;李基东;李修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33/58 | 分类号: | B29C33/58;B29C4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陈鹏;李静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热 隔音 吸声材料 成型 方法 | ||
1.一种高耐热隔音吸声材料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i)在热作模具内部涂布离型剂的离型剂涂布步骤;
ii)将以极限氧指数为25%以上、耐热温度为200℃以上的纤维原料20~80重量份及耐热温度为200℃以上的热硬化性粘合剂树脂20~80重量份构成的吸声原料安装于涂布所述离型剂的热作模具并固定形状的热压缩成型步骤;以及
iii)稳固在所述热压缩成型步骤中压缩的吸声原料的形状的冷压缩步骤,
其中,所述热硬化性粘合剂树脂包括环氧树脂、硬化剂、催化剂以及阻燃剂,并且
所述吸声原料包括包含纤维原料的无纺布,所述热硬化性粘合剂树脂以与所述无纺布位于同一层且以维持无纺布内部的三维形状的状态浸渍在所述无纺布中,所述热硬化性粘合剂树脂整体均匀分布于所述无纺布的纤维丝线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热隔音吸声材料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i)离型剂涂布步骤中,将在水中乳状液被稀释成10~90%的浓度的喷雾形态离型剂分别以20~100g/m2的量涂布在热作模具内部的上下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耐热隔音吸声材料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乳状液为选自由硅系及氟系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热隔音吸声材料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ii)热压缩成型步骤中,将吸声原料安装于结合在热压机的热作模具后,在热作模具的表面温度维持在150~230℃的状态下以60~200kgf/cm2的压力维持60~300秒的热压缩时间,从而固定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热隔音吸声材料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硬化性粘合剂树脂与浸渍粘合剂前的无纺布相比形成更细微尺寸的通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耐热隔音吸声材料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声原料在将无纺布浸渍于热硬化性粘合剂树脂溶液后,以1~20kgf/cm2的压力压缩后,在70~200℃温度下干燥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耐热隔音吸声材料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声原料中,以100重量份无纺布为基准,浸渍热硬化性粘合剂树脂1~300重量份。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耐热隔音吸声材料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原料选自以下中的至少一种:芳族聚酸胺纤维、聚苯硫醚纤维、氧化的聚丙烯腈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聚苯并咪唑酰胺纤维、聚苯并噁唑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聚酮纤维、金属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硅纤维及陶瓷纤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耐热隔音吸声材料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原料为选自由间芳族聚酰胺纤维及对芳族聚酰胺纤维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耐热隔音吸声材料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纺布为细度为1~15旦尼尔的芳族聚酸胺纤维形成且厚度为3~20mm的单层无纺布。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耐热隔音吸声材料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纺布的密度为100~2000g/m2。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热隔音吸声材料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硬化性粘合剂树脂由环氧化树脂、基于环氧树脂的1~20wt%的硬化剂、基于环氧树脂的1~10wt%的催化剂以及基于环氧树脂的10~40wt%的阻燃剂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943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