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闭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69802.1 | 申请日: | 2013-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3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中前友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优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5F3/12 | 分类号: | E05F3/12;E05F1/10;E05F3/2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文海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闭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闭门器。
背景技术
作为闭门器的一种,存在像下述专利文献1那样的埋入地板中的类型的地铰链(floor hinge)。在该下述专利文献1中本申请人所提出的地铰链采用从接近主轴侧起依次配置有固定侧的弹簧支承座、复位用弹簧以及活塞的结构。即,在活塞与固定侧的弹簧支承座之间夹设有复位用弹簧,将活塞的主轴侧的端面设为可动侧的弹簧支承座的结构。而且,在开门动作时通过活塞朝向固定侧的弹簧支承座移动从而复位用弹簧压缩而蓄积关闭力,通过利用该复位用弹簧的关闭力(弹力)而使主轴旋转从而将门自动关闭。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7-552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该结构的地铰链中不进行分解无法从主体外壳的外部调节复位用弹簧的弹力,因此由于门的大小、重量的关系,也可能存在打开门时需要过大的力、或者门没有完全关闭的情况。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闭门器具备:主轴,其伴随门的开闭动作而旋转;主体外壳,其对该主轴进行轴支承并且形成有用于填充工作油的油室;活塞,其将所述油室划分成主轴侧的第一油室和与主轴相反的一侧的第二油室,且在开门动作时向第一油室侧移动,在闭门动作时向第二油室侧移动;活塞驱动部,其将主轴的旋转动作转换成直线运动而驱动活塞;复位用弹簧,其与活塞位于同一线上,且夹设在靠近主轴的固定侧的弹簧支承座与远离主轴的可动侧的弹簧支承座之间,在开门动作时可动侧的弹簧支承座以接近固定侧的弹簧支承座的方式移动使复位用弹簧压缩而蓄积关闭力,所述闭门器的特征在于,具有固定侧的弹簧支承座的弹簧支承构件构成为能够相对于主体外壳在活塞的轴线方向上进行位置变更,所述闭门器具备通过从主体外壳的外部进行操作来变更该弹簧支承构件的位置从而调节复位用弹簧的弹力的弹力调节机构。
在该结构的闭门器中,在闭门动作时活塞向第二油室侧移动,因此在闭门动作时第一油室的压力不升高。因此,不存在因第一油室的压力上升而导致工作油从主轴的轴承位置泄漏的可能。而且,该闭门器构成为弹簧支承构件能够相对于主体外壳进行位置变更,并且具备弹力调节机构,因此通过从主体外壳的外部操作弹力调节机构而使弹簧支承构件的位置变更由此能够容易调节复位用弹簧的弹力。
特别是,优选为,活塞位于弹簧支承构件与主轴之间,活塞与可动侧的弹簧支承座通过贯通弹簧支承构件的连结棒连结,该连结棒具有在与活塞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开口的筒状部,弹力调节机构具备:操作部,其设置在主体外壳的第二油室侧的端部;传递部,其将该操作部的运动经由连结棒的筒状部的内侧向弹簧支承构件传递从而使该弹簧支承构件在活塞的轴线方向上移动。通过采用活塞位于弹簧支承构件与主轴之间的结构,即,活塞相对于弹簧支承构件位于主轴侧的结构,由此与活塞相对于弹簧支承构件位于与主轴相反的一侧的结构相比,能够容易构成弹力调节机构。而且,由于在主体外壳的第二油室侧的端部设置有操作部,因此能够容易地对操作部进行操作。另外,即使弹簧支承构件位于远离主体外壳的第二油室侧的端部的位置而且它们之间存在有连结棒、复位用弹簧,传递部也利用连结棒的筒状部的内侧的空间传递操作部的运动,因此能够可靠地传递操作部的运动,还能够防止主体外壳的大型化。
另外,优选为,在连结棒的筒状部的周壁上形成有横孔,弹力调节机构具备:调节轴,其贯通主体外壳的第二油室侧的端部且插通连结棒的筒状部的内侧;联动构件,其借助连结棒的横孔使调节轴与弹簧支承构件联动。使调节轴插入连结棒的内侧,且通过联动构件借助连结棒的横孔使调节轴与弹簧支承构件联动,从而通过操作从主体外壳的第二油室侧的端部突出的调节轴的突出部分,能够容易地变更弹簧支承构件的位置。
此外,优选为,连结棒在全长范围内呈筒状,在活塞的中心形成有连通第一油室与第二油室的带有单向阀的连通孔,连通孔位于连结棒的活塞侧的端部的内侧。由于在活塞上形成有带有单向阀的连通孔,因此在开门动作时工作油能够从活塞的连通孔通过,在闭门动作时能够通过单向阀关闭连通孔。另外,通过将连结棒设为在全长范围内呈筒状由此能够使连通孔位于该连结棒的活塞侧的端部的内侧。因此,与使连通孔位于连结棒的外侧的结构相比能够防止活塞的大型化、主体外壳的大型化。并且,由于连结棒直至活塞侧的端部为止呈筒状,因此工作油能够利用活塞的连通孔而通过连结棒的内部。另外,在连结棒上形成有横孔的情况下,工作油通过横孔能够容易地从连结棒的内部移动至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优比株式会社,未经利优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98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向钻井操作和模拟的监控和控制
- 下一篇:把手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