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冲击波会聚装置、冲击波发生装置以及冲击波消融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70979.3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5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下川宏明;高山和喜;山本裕朗;长谷部雄飞;早坂庄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大学法人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8/20 | 分类号: | A61B18/20;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田喜庆;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波 会聚 装置 发生 以及 消融 系统 | ||
1.一种冲击波会聚装置,该冲击波会聚装置包括凹面,所述凹面具有通过用平面切断旋转曲面而得到的形状、并在旋转轴上形成有让光纤通过的中心孔,所述冲击波会聚装置用于冲击波发生装置,所述冲击波发生装置中光纤的前端配置于所述凹面内的旋转轴上,且使在所述光纤的前端产生的冲击波在所述凹面反射并会聚于该凹面外,
所述冲击波会聚装置包括:
具有所述中心孔的结合部;以及
多个翼部,从该结合部呈放射状地延伸,并朝着前方延伸的同时向外弯曲,
所述翼部相对于结合部的中心轴呈规定角度,由多个翼部的内表面形成所述凹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波会聚装置,其中,
所述翼部转动自由地与结合部连结,
通过使所述翼部相对于结合部的中心轴呈规定角度,从而由多个翼部的内表面形成所述凹面,
通过使所述翼部相对于结合部的中心轴呈小于规定角度的角度,从而能够折叠所述凹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波会聚装置,其中,
所述翼部设置于环状的结合部的边缘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波会聚装置,其中,
所述结合部是筒状体,并包括从中心孔贯通至边缘部、且从前端朝向基端方向形成的多条狭缝,
所述翼部具有构成凹面的翼主体、以及从该翼主体的基端延伸的板状的支撑部,
通过将所述板状的支撑部插入狭缝,从而翼部与结合部连结。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波会聚装置,其中,
所述翼部弹性地连结于结合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击波会聚装置,其中,
所述翼部以相对于结合部的中心轴呈规定角度的方式弹性地连结于所述结合部。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波会聚装置,其中,
所述冲击波会聚装置还包括筒状的控制体,所述光纤插入所述控制体、且所述控制体的内径比结合部的外径更大,
通过使所述结合部相对于控制体向光纤的基部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在控制体的前端开口部折叠翼部。
8.一种冲击波发生装置,包括:
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波会聚装置;
固定于所述冲击波会聚装置的光纤;
支撑所述光纤的导管;
在所述光纤的前端构成填充液体的空间的封入体;以及
收容于所述封入体内的液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冲击波发生装置,还包括:
对所述封入体内进行液体的供给及排出的供排液装置。
10.一种冲击波消融系统,包括:
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冲击波发生装置;以及
设于光纤的基端的激光振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大学法人东北大学,未经国立大学法人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097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病床或护理床中的数据记录器
- 下一篇:双极性括约肌切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