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声学换能器的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71180.6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64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裕史;大西健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马哈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0H1/32 | 分类号: | G10H1/32;H04R1/00;H04R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贺紫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声学 换能器 安装 结构 | ||
一种用于声学换能器的安装结构,甚至在振动体沿与可动单元振动的振动方向相交的方向经历尺寸改变时也可保持声学换能器相对于振动体进行振动的振动功能。声学换能器(50)的可动单元(100)包括电磁耦合部分(EM)和杆构件(101)。在驱动信号输入到音圈(513)时,电磁耦合部分(EM)通过形成磁性路径的磁性路径形成部分(52)驱动,使得可动单元(100)沿Z方向振动。第二端部连接件(110)将杆构件(101)的第二端部(101b)固定地连接到响板(7),以便将可动单元(100)的振动传递到响板(7)。位移允许机构设置在以下中的至少一个处:附接部分,其将磁性路径形成部分52)附接到背柱(9);可动单元(100);和第二端部连接件(110),由此甚至在第二端部连接件(110)相对于背柱(9)沿水平方向在预定范围内移位时,磁性路径形成部分(52)和电磁耦合部分(EM)之间的电磁耦合也被保持且可动单元(100)的振动传递到响板(7)。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声学换能器的安装结构,所述声学换能器配置为根据音频信号操作,用于由此让振动体振动,以便允许振动体产生声音。
背景技术
例如键盘音乐乐器这样的常规装置是公知的,其中声学换能器根据音频信号操作,以由此让振动体振动,从而振动体产生声音。例如,在键盘乐器中,声学换能器经由支撑构件固定到背柱,且可动单元连接到用作要被振动的振动体的响板。可动单元配置为在基于音频信号的电流被供应到线圈时振动。可动单元的振动传递到响板,从而响板振动,以由此产生声音。
以下的专利文献1描述了用于键盘乐器中的声学换能器的安装结构。在公开的结构中,杆状琴槌形式的可动单元被电磁联接到磁性路径形成部分(其具有磁体、磁芯等等)。在电流被供应到线圈时,可动单元沿其轴向方向往复运动,从而可动单元振动。可动单元在其远端部分固定连结到凸缘(其固定到响板)。
引用文件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PCT申请的译文)04-500735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例如响板样的振动体会由于因温度和湿度的影响造成的随时间的变化而经历尺寸改变或变形。具体说,在振动体沿垂直于振动方向(可动单元在振动方向上振动)的水平方向移位且凸缘因此沿水平方向移位时,可动单元的远端部分与凸缘一起沿水平方向移位。在位移量大到一定程度时,可动单元和磁性路径形成部分可能彼此物理干涉,或它们之间的电磁耦合可能失效,造成可动单元操作失效。在这种情况下,会存在振动被不正确度传递和由此声音不正确地产生的风险。即不能保持声学换能器让振动体振动的功能。
已经开发了本发明以解决现有技术遇到的问题。因此本发明的目标提供用于声学换能器的安装结构,其甚至在振动体沿与可动单元振动的振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经历尺寸改变时也能保持声学换能器相对于振动体的振动功能。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上述目标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原理实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声学换能器(50)的安装结构,所述声学换能器配置为根据音频信号操作,用于由此让振动体(7)沿第一方向振动,所述安装结构包括:
磁性路径形成部分(52),形成磁性路径;
可动单元(100),具有电磁耦合到磁性路径形成部分的电磁耦合部分(EM、511、512、513),可动单元配置为在电磁耦合部分响应于基于音频信号的驱动信号而被磁性路径形成部分驱动时沿第一方向振动;
附接部分(55),将磁性路径形成部分附接到固定部分(9);
连接件(110),连接到振动体,连接件沿第一方向固定地将可动单元连接到振动体,用于将可动单元的振动传递到振动体;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马哈株式会社,未经雅马哈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11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