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71680.X | 申请日: | 2013-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5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伊藤慎一;亩崎史武;滨田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F24F3/14;F24F11/02;F25B1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朱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组合有干燥剂与热泵的除湿装置中,提出了具有2条风路和干燥剂部件的方案,这2条风路内流过相对湿度不同的空气且相互被分隔,该干燥剂部件以跨这2条风路的方式旋转自如地配置,且载持有进行水分的吸附、解吸的吸附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通过使构成为圆板状的干燥剂部件旋转,从而根据风路的相对湿度而产生对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吸附的吸附反应及将吸附的水分向空气中解吸的解吸反应。
而且,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为了利用由热泵产生的冷凝热的一部分而将风路分割成两个,使通过干燥剂部件的空气的相对湿度降低,促进解吸反应,其余的冷凝热则向除湿对象空间直接放出。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4649967号(例如,权利要求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通过使干燥剂部件旋转而产生吸附反应及解吸反应。因此,作为干燥剂部件的旋转机构,需要例如电动机等,相应地存在制造成本增加、消耗电力增大、或设备结构变复杂的课题。
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设置了相互被分隔的2条风路。当空气在风路之间泄漏时,泄漏的空气会朝着阻碍吸附反应或解吸反应的方向发挥作用。因此,跨2条风路配置的干燥剂部件设置成与跨风路的部分进行接触。
即,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由于干燥剂部件与分隔风路的部分进行滑动以避免风路间的空气的泄漏,因此存在相应地所需电动机转矩增大或消耗电力变大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由于干燥剂部件与分隔风路的部分进行滑动,因此存在如下课题:构件彼此摩擦而损伤,因风路间的空气的泄漏而使吸附及解吸的效率降低,并且需要用于修补该损伤的维修而使成本上涨。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为了将冷凝热的一部分用作干燥剂的解吸反应的热源而需要两条风路,从而存在如下课题:设备结构变得复杂,并且由于压力损失增加而使鼓风机动力增加,从而消耗电力增加。
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在低温室外气温时,对附设于室外热交换器的加热器进行驱动,抑制室外热交换器的结霜。然而,当露点温度在冰点以下时,难以抑制在热交换器产生的结霜,因此需要除霜运转,从而存在单位时间的除湿量较大地降低的课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中的至少1个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湿装置,该除湿装置能够实现抑制成本上涨的效果、抑制消耗电力的效果、抑制设备结构的复杂化的效果、及抑制吸附、解吸的效率降低的效果。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除湿装置具有:第一风路,其供从除湿对象空间取入的空气流动;鼓风机构,其将除湿对象空间的空气向第一风路取入;水分吸附机构,其设置在第一风路内,进行在第一风路中流动的空气所含有的水分的吸附、及将自身吸附的水分向在第一风路中流动的空气的解吸;第一热交换器,其与水分吸附机构相比设置在第一风路的空气流动方向的上游侧,使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第二热交换器,其与水分吸附机构相比设置在第一风路的空气流动方向的下游侧,使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第三热交换器,其与第二热交换器相比设置在第一风路的空气流动方向的下游侧,使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第一节流机构,其设置在第一热交换器与第二热交换器之间,使制冷剂减压;及压缩机,其喷出侧与第三热交换器连接,对制冷剂进行压缩,除湿装置使第一热交换器及第二热交换器选择性地作为冷凝器及蒸发器发挥功能。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除湿装置,由于具有上述结构,因此能够抑制成本上涨,抑制消耗电力,抑制设备结构的复杂化,抑制吸附、解吸的效率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概要结构例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水分吸附机构的饱和水分吸附量相对于相对湿度的推移的吸附等温线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计测控制系统结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除湿装置的各模式下的温湿度推移的湿空气线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的概要结构例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除湿装置的各模式下的温湿度推移的湿空气线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除湿装置的概要结构例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除湿装置的制冷剂压力和焓的变动的莫里尔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16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