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73473.8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5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富泽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1/08;H04W2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龚晓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FEC控制的无线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对多个终端同时进行发送的组播中,期望传输动态图像的用途。但是,在使用无线LAN(LocalAreaNetwork:局域网)的2.4GHz的ISM(IndustryScienceMedical:工业、科学和医学用)频段的情况下,干扰源多且恶劣的环境也多。在无线LAN下的组播通信中,与单播不同没有送达确认,所以是以最低速率(1Mbps)可靠地送达的方式发送的。
在此,作为进行高速传输而不是最低速率的方法,虽然有将组播转换成单播而以高速速率传输的方法和提高组播的速率的方法,但分别存在下面的课题。首先,关于将组播转换成单播的方法,如果进行接收的终端台数较多则效率差。另外,在仅单纯提高速率的方法中,无法获得与单播匹敌的可靠性。此外,存在一种用于提高可靠性而进行连续传输的方法,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被公开。
作为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公知有纠错编码方式。作为纠错编码方式,公知有FEC(ForwardErrorCode:前向纠错编码)和ARQ(AutomaticRepeatrequest:自动重传请求)这两种。在ARQ和FEQ+ARQ的组合中,虽然能够提高到达率,但是一旦发生错误则会由于重发而增大延迟时间。因此,在希望以低迟延的方式同时向多个终端进行发送的情况下并不适合,而只基于FEC的方法是有效的。
具体地说,作为将FEC应用于网络的技术,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应用于难以重发、连续传输的面向车辆的通知信号的技术。另外,在下述专利文献3~5中公开有对面向视频的大容量数据赋予擦除纠错之后向传送路径(包括无线、有线)发送的技术。
一般在将FEC应用于无线LAN的情况下,设信息分组数量为k、编码分组数量为n,则总分组数量=k+n。另一方面,在连续传输的情况下,设信息分组数量为k、连续传输次数为h,则总分组数量=k×h。下述非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无线LAN中为了确保相同的PER(PacketErrorRate:分组错误率)连续传输的延迟时间变长的结果。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01085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8858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02772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9-055603号公报
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第2010/001610号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鈴木、上野、石川、高橋、佐藤、水野著「無線網における高信頼マルチキャストのハイブリッド誤り回復方式の性能解析」情報処理学会論文誌,pp2497-2505,Vol.45No.11,Nov2004.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非专利文献1),是以信息分组数量k必定以规定间隔传来为前提,但在包含无线LAN的网络中实施的情况下不一定传来规定量的信息分组,所以为了确保信息分组数量需要等待规定时间。而且,在无法确保规定的信息分组的情况下,进行插入空数据等而强制生成编码分组的处理等,对传输能力的影响增大,延迟也增大。
在此,对非专利文献1中的在信息分组数量k不足的情况下不考虑等待规定时间、和插入空数据等地对信息分组数量等进行的设定进行说明。在FEC的情况下,设信息分组数量为k、编码分组数量为n,则总分组数量=k+n。假设信息不足的情况,设k=20、n=128,则总分组数量=148。另一方面,在连续传输的情况下,设信息分组数量为k、连续传输次数为h,则总分组数量=k×h。同样,假设信息不足的情况,设k=20、n=5,则总分组数量=100。这样,根据信息分组数量k等的设定情况,存在传输时间方面连续传输比FEC短的情况。即,有可能存在编码的一方延迟时间变多的问题。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无线装置,该无线装置在无线LAN的组播通信中应用了FEC的情况下能够确保可靠性且实现低延迟。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34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