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IR反射颜料的涂盖着色的聚碳酸酯模塑料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73479.5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8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A.迈尔;J.赖歇瑙尔;R.奥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拜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K5/00 | 分类号: | C08K5/00;C08K5/521;C08K3/00;C08L6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周铁;石克虎 |
地址: | 德国莱***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ir 反射 颜料 着色 聚碳酸酯 塑料 | ||
本发明涉及具有高熔体稳定性以及在IR范围的高反射性和良好耐候性的涂盖着色的红外反射性聚碳酸酯模塑料,其包含至少一种红外反射无机颜料和至少一种稳定剂,还涉及本发明的聚合物组合物的制造和用途,和由其制成的制品,特别是多层体。
本发明还涉及本发明的聚合物组合物用于制造特别用在建筑物、机动车和轨道车辆中的顶部、遮挡板(Blenden)、外罩(Verkleidung)、框架的用途。
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模塑料还可用作热塑性塑料,例如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上的共挤层或覆盖层,或用作后注塑中的覆盖层。
在此,它们还可用于适当的用途,例如建筑用途,例如雨水管和窗框,汽车用途,如车顶模块、外部和内部盖板(遮挡板)、扰流板和镜子外罩。
在本发明范围内,“涂盖着色”是指不透明的材料。在此特别是指具有小于1%的光透射率的模塑料。
本发明还涉及多层体,其包含:
a) 基底层,其包含
a1) 至少一种透明热塑性聚合物,
a2) 至少一种IR反射颜料,其选自:
- 颜料棕29;氧化铬铁;(CAS 12737-27-8) (Fe,Cr)2O3,
- 氧化铬绿铬绿-黑-赤铁矿(CAS 68909-79-5),
- 颜料绿50 (CAS 68186-85-6) Co/Ti/Ni/Zn氧化物,
- 颜料蓝28铝酸钴蓝尖晶石(CAS 1345-16-0)
- 颜料蓝36亚铬酸钴蓝尖晶石(CAS 68187-11-1),
a3) 至少一种稳定剂,和
b) 至少一个覆盖层,其由
b1) 透明热塑性材料或
b2) 透明非热塑性材料制成。
该覆盖层优选是SiO2基耐刮擦层。
c) 该多层体任选包含优选位于覆盖层和基底层之间的打底层。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该多层体由层a)和b)构成,其中层a)和b)直接互相粘合。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案中,该多层体由层a)、b)和c)构成,其中层c)布置在层a)和b)之间。
在本发明范围内,也可以互相组合优选实施方案。
对于汽车领域中的使用而言,由本发明的组合物获得的成型件与传统材料,如玻璃相比提供许多优点。这些包括例如提高的破裂安全性和/或降低的重量;在汽车的情况中这些可在交通事故中提供更高的乘客安全性和可实现更低的燃料消耗。最后,包含热塑性聚合物的材料由于它们更易于成型因而允许明显更大的设计自由度。
对机动车领域、轨道车辆领域和航空领域或基础设施领域中使用的车辆用外部部件此外必须具有长的使用寿命,并且在此期间不允许脆化并且颜色和表面(光泽效果)只有轻微改变。此外,该热塑性部件必须具有足够的耐刮擦性。
由于基础设施领域或运输领域的部件会相对较大并会具有复杂的几何形状,因此该热塑性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可流动性,以在注塑法,例如尤其注射压制法中能加工成适当的成型件。
现有技术:
由包含IR反射颜料的热塑性塑料制成的红外反射组合物原则上是已知的。
DE 102004058083中描述了在IR范围具有高反射性的基于PMMA的涂盖着色的组合物。但是,这些组合物不可用于聚碳酸酯,因为它们的熔体稳定性不足。
WO 2011/144429中描述了在IR范围具有高反射性的涂层系统,其优选基于PMMA,但没有描述与稳定剂联合的红外反射成分的选择。
DE 102007061052中描述了基于各种热塑性塑料的由特定着色剂制成的组合物;这些表现出在IR范围的反射,其中所用IR反射颜料在聚碳酸酯中无效。
因此,由现有技术不能获悉哪些红外反射添加剂适用于聚碳酸酯。
WO 2010/037071中描述了包含二氧化钛和其它着色剂的聚合物组合物,其中这些颜料与上述一样仍不适用于聚碳酸酯。
DE 102006029613中描述了由PMMA和TPU制成的塑料复合体系,其在IR范围具有高反射性。但是,也如DE 102004058083中那样,这些结果不适用于聚碳酸酯组合物。
EP 0548822中描述了包含含有红外反射颗粒的组合物的复合体系。这些复合体系包含具有高二氧化钛比例的层。这些复合体系不是本申请的主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拜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拜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34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