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的转向锁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74214.7 | 申请日: | 2013-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6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T·马克思;D·瓦盖伊;H·威尔曼;林贤二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夸特有限公司;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5/0215 | 分类号: | B60R25/02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雷明;吴鹏 |
地址: | 德国里泰姆***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定装置 机动车 转向锁定装置 返回元件 转向盘轴 转向盘柱 保护盖 锁闩 锁定 覆盖 | ||
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锁定装置(1),所述锁定装置包括用于锁定转向盘柱(3)中的转向盘轴的锁闩(2),其中返回元件(4)至少部分地由至少一个保护盖(5)覆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锁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例如DE 100 17 032 A1、DE 10 2006 057 356 A1以及DE10 2007041 620 A1中已知用于锁定车辆的转向盘柱的锁定装置。WO2011/104017A1中公开了这样的锁定装置。在该锁定装置中,锁闩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用于将转向盘柱中的转向盘轴锁定。在第一位置,锁闩可以与转向盘轴锁定接合;在第二位置,锁闩与转向盘轴脱离。该锁定装置还具有放置在壳体中的驱动器,用于移动锁闩。锁闩是转向盘柱的一部分并且尤其集成到转向盘柱中。
该锁定装置的缺点是容易被盗。由于锁闩通过弹簧接合到转向盘轴中,通过破坏弹簧容易实现锁闩的脱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问题,并实现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转向锁定装置,其具有防盗的更好的安全性。
该问题通过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锁定装置解决。该锁定装置包括锁闩,该锁闩用于锁定转向盘柱中的转向盘轴,其中,所述锁闩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中,该锁闩与所述转向盘轴锁定接合,在所述第二位置中,该锁闩从所述转向盘轴脱离,其中,设置有返回元件以使所述锁闩返回所述第一位置,所述返回元件至少部分地由至少一个保护盖覆盖,该返回元件是扭力弹簧,该扭力弹簧是具有弹簧主体和连接钩的盘簧,其中,该连接钩具有该扭力弹簧的第一端部部分,该第一端部部分被插入所述锁闩的开口中并至少部分地被所述锁闩覆盖,其中所述扭力弹簧的第二端部部分从所述弹簧主体延伸到形成在所述转向盘柱的框架中的中心保持销的开口中。
本发明包括如下有利的改进和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将锁闩按压到锁定位置的返回元件至少部分地由至少一个保护盖覆盖。
通过覆盖返回元件,该元件更少地(相比现有技术)被窃贼接近或不会被窃贼接近。由此,更难通过使锁闩从转向轴脱离的意图来破坏返回元件。因此具有该锁定装置的车辆能更好地免于失窃。
在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设置有具有传动装置的驱动器以将锁闩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其中该传动装置包括用以至少部分地覆盖返回元件的保护盖。在该实施例中,增加了用于实现保护盖的努力,因为保护盖可以由双功能元件实现,该元件属于传动装置并同时实现了传动和保护功能。
通过使用传动装置可以实现进一步的优势,该传动装置包括作为传动元件并作为保护盖的枢转臂,该枢转臂至少部分地覆盖返回元件。由于作为用于操作锁闩的传动装置的一部分的枢转臂通常很结实,因此它可在适当的配置中被用作防止返回元件被暴力破坏的可靠的保护盖。
优选地,返回元件是扭力弹簧。扭力弹簧是以低成本实现可靠的返回元件的有效方式。此外,扭力弹簧允许至少部分地被传动臂覆盖。
优选地,扭力弹簧是具有弹簧主体(线圈体,卷绕体)和连接钩的盘簧(卷簧,螺旋弹簧)。该结构在弹簧主体的区域中构成紧凑结构并允许纵向延伸到适当位置,该位置处扭力弹簧的返回力应当被结合到锁闩以及/或者相应的固定点,以固定扭力弹簧的端部部分。
在本发明的特别的实施例中,设置有至少一个附加保护盖,以至少部分地覆盖弹簧主体。由于弹簧的弹簧主体相比例如连接钩的纵向端部部分具有紧凑结构,因此用不同的保护盖覆盖扭力弹簧的不同部分是有利的。因此,用于盘簧的盖可以具有适于弹簧主体的相应的紧凑结构,并且例如连接钩的纵向端部部分可以由例如传动臂的纵向元件覆盖。
在本发明的特别的实施例中,在转向盘柱的框架中形成附加保护盖。因此弹簧主体以很安全的方式被保护,从而不需要制造附加的单独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夸特有限公司;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马夸特有限公司;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42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