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化码的处理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74410.4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51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沈晖;李斌;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化 处理 方法 设备 | ||
一种极化码的处理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将第一极化码分成奇数部分和偶数部分,所述第一极化码的奇数部分由所述第一极化码中处于奇数位置的比特组成,所述第一极化码的偶数部分由所述第一极化码中处于偶数位置的比特组成;对所述第一极化码的奇数部分进行交织得到第一比特序列,并对所述第一极化码的偶数部分进行交织得到第二比特序列,所述第一比特序列和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组成速率匹配的输出序列。通过上述方案,将第一极化码分成奇数部分和偶数部分,分别进行交织组成速率匹配的输出序列,这样,交织后的序列结构更具随机性,能够降低误帧率。通过降低误帧率,能够改善HARQ性能,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极化码的处理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通信系统中,通常采用信道编码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以保证通信的质量。极化码(Polar code)是一种线性块码,在理论上已证明可以取得香农容量且具有低编译码复杂度的编码方式。Polar码的编码输出可以表示为:
其中,是一个二进制的行矢量,长度为N;GN.是一个N*N矩阵,码长N=2,n≥0;这里BN是转置矩阵,是克罗内克幂(kroneckerpower),定义为
在Polar码的编码过程中,中的一部分比特用来携带信息,这部分比特称为信息比特,这些比特的索引集合假定为A;另外的一部分比特是固定值,称为frozen比特,常设置为0。因此,Polar码的编码输出可以简化为:其中,uA为中的信息比特集合,uA为长度K的行矢量,K为信息比特数目。GN.(A)是GN.中由集合A中的索引对应的那些行得到的子矩阵,GN.(A)是一个K*N矩阵,集合A的选取决定了Polar码的性能。
为了匹配物理信道的承载能力,信道映射时达到传输格式所要求的比特速率,还需要对Polar码进行速率匹配。现有技术中Polar码采用采用传统的随机(准随机)打孔的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技术,即随机(准随机)地选择打孔的位置。这种现有技术的误帧率较高,HARQ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极化码的处理方法和设备,能够改善HARQ性能。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极化码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第一极化码分成奇数部分和偶数部分,所述第一极化码的奇数部分由所述第一极化码中处于奇数位置的比特组成,所述第一极化码的偶数部分由所述第一极化码中处于偶数位置的比特组成;对所述第一极化码的奇数部分进行交织得到第一比特序列,并对所述第一极化码的偶数部分进行交织得到第二比特序列,所述第一比特序列和所述第二比特序列组成速率匹配的输出序列。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极化码长度为N且码率为R,其中R>0,N=2n且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所述第一极化码的信息比特集合是由码长为N/2且码率为2R的第二极化码的信息比特集合得到的,在所述将第一极化码分成奇数部分和偶数部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二极化码中的信息比特位置确定所述第一极化码中的信息比特的位置。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极化码中的信息比特位置确定所述第一极化码中的信息比特的位置,包括:将所述第二极化码中的信息比特位置加上N/2确定为所述第一极化码中的信息比特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44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等分布角液压缸式马达用箱体
- 下一篇:一种海洋波浪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