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帮助切换的无线电业务检测器、网络节点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76409.5 | 申请日: | 2013-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50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L.赫维兹;I.戈多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30 | 分类号: | H04W36/30;H04W36/3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徐予红;付曼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帮助 切换 无线电 业务 检测器 网络 节点 方法 | ||
提出方法,其设置成帮助确定是用于切换的候选的移动装置。该方法在无线电业务检测器中进行并且包括:测量预定频带上的接收信号强度值;在时间段期间重复所述测量;生成消息,其包括与该时间段关联的时间戳,和多个消息元素,其中每个消息元素基于对于该时间段内相应不同时间实例的相应接收信号强度值;以及将消息传输到网络节点来帮助确定是用于切换的候选的移动装置。通过使用测量的接收信号强度,可以检测上行链路业务而不必对信号解码。还提出对应的无线电业务装置、网络节点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帮助确定是用于切换的候选的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装置现今通常支持多无线接入技术(RAT),例如Wi-Fi和移动网络(例如2G/3G/4G)。移动装置多次独自找到最适合实际需求的网络和网络类型。因此,移动装置通常具有附着到移动网络的大型小区或热点中的小型小区的选择。现今,大型小区通常是移动网络的宏小区并且小型小区主要是Wi-Fi接入点,但近来也越来越多地安装3G/4G微微和毫微微小区。
因此,期望使移动网络与对于小型小区的网络技术一起顺利工作,例如在非授权频带中操作的网络(例如Wi-Fi)。实现这样的交互工作的一个方式是所谓的无线接入技术间(IRAT)切换过程。该过程在网络与移动装置之间划分任务并且可以使移动装置的处理器和电池限制减少。
为了使对移动装置的要求保持为低的,期望移动装置的测量和报告职责保持为低的。然而,因为引入新技术和操作频带,通过移动装置的任何监测和报告仅仅可能增加,这使用电量增加并且使电池寿命减小。
WO 2009/108723提出检测基站,其通过拦截针对始发基站的上行链路通信信号来检测无线通信装置。响应于检测无线通信装置,检测基站向核心网络发送消息。检测基站包括移动通信装置检测器,其配置成拦截从无线通信装置传输到通信网络的始发基站的上行链路通信信号。检测基站内的网络接口配置成向通信网络发送装置接近消息,其中该装置接近消息基于无线通信装置到检测基站的接近度。装置接近消息可以是切换请求、距离或得到或用别的方式与拦截的上行链路通信信号有关的其他信息。
然而,这样的技术方案需要检测基站拦截,这需要信号解码。这样的信号解码不仅需要资源,而且还取决于使用的通信技术。
如果存在检测上行链路业务以用于识别源装置而不必对上行链路业务信号解码的方式,这将具有很大的益处。
发明内容
目标是简化上行链路业务的检测以用于帮助确定是用于切换的候选的移动装置。
根据第一方面,提出这样的方法,其设置成帮助确定是用于切换的候选的移动装置。该方法在无线电业务检测器中进行并且包括:测量预定频带上的接收信号强度值;在时间段期间重复测量;生成消息,其包括与该时间段关联的时间戳,和多个消息元素,其中每个消息元素基于对于该时间段内相应不同时间实例的相应接收信号强度值;以及将消息传输到网络节点来帮助确定是用于切换的候选的移动装置。通过使用测量的接收信号强度,可以检测上行链路业务而不必对上行链路信号解码。这允许无线电业务检测器变得网络不可知且功率高效。此外,不需要移动装置在该阶段进行任何测量。
在生成消息中,每个消息元素可包括逻辑值,并且生成消息可包括当关联的接收信号强度值在阈值以上时确定每个逻辑值为正,消息元素的正值指示有效的接收信号强度。这样,每个消息元素未用完许多空间,从而使得消息高效地变小。
生成消息可包括在每个消息元素中包括相应的接收信号强度值。这允许网络节点灵活分析接收信号强度值。
方法可进一步包括:进入功率节省模式;以及退出功率节省模式并且在定时器到期时返回测量。通过仅测量接收信号功率,功率节省模式(例如,睡眠模式、休眠模式、空闲模式等)可以在测量之间使用,这可以是相当大一部分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未经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64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