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光接收器及光终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78608.X | 申请日: | 2013-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20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野田雅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B10/69 | 分类号: | H04B10/69;H04B10/27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胡秋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电压 转换 电路 接收器 终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脉冲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的电流电压转换电路、接收脉冲光信号的光接收器、光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用于将多媒体服务(Multimedia Service)提供给各家庭的接入类网络(Access Network)中,广泛地使用被称为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网络)系统的点对多点(Point to Multi-point)的接入类光通信系统,该PON系统利用使用光纤的公共线路网来实现。
PON系统由作为基站侧装置的1台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用户线路终端装置)、以及经由光星形耦合器(Star Coupler)连接的多个作为用户侧终端装置的ONU(Optical Network Unit:光网络装置)构成。对于多个ONU,由于能够共用OLT和作为传输路径的光纤的大部分,因此可期待运行成本的降低,并且无需对无源元器件即光星形耦合器进行供电,从而具有室外设置容易,可靠性也较高的优点。基于具有这些优点,正积极地推进将其导入来作为实现宽带网络的光通信系统。
例如,在由ITU-T的国际标准规格G.984系列进行标准化的传输速度为下行2.5Gbit/s、上行1.25Gbit/s的G-PON系统中,从OLT到ONU的下行方向采用使用了光波长为1480~1500nm波段的广播通信方式。各ONU从由OLT发送来的光信号中仅提取出所分配的时隙的数据。另一方面,从各ONU到OLT的上行方向采用使用了光波长为1290~1330nm波段,且对传输时间进行控制以避免各ONU发送的数据发生冲突的时分多路复用通信方式。另外,传输时间并不是固定的,且各ONU发送的数据之间也存在无信号期间,因此,OLT接收的信号是脉冲光信号。
此外,在由ITU-T的国际标准规格G.987系列进行标准化的传输速度为下行10Gbit/s、上行2.5Gbit/s的XG-PON系统中,从OLT到ONU的下行方向采用使用了光波长为1575~1580nm波段的广播通信方式。各ONU从由OLT发送来的光信号中仅提取出所分配的时隙的数据。另一方面,从各ONU到OLT的上行方向采用使用了光波长为1260~1280nm波段,且对传输时间进行控制以避免各ONU发送的数据发生冲突的时分多路复用通信方式。
在上述PON系统中,由于各ONU位于距OLT不同的距离,因此,对于OLT中接收到的各ONU发送来的光信号的光接收电平根据OLT从各ONU接收的每个接收数据包的不同而不同。因此,要求OLT的光接收器具有使不同的光接收电平的数据包稳定、且高速地进行再生的宽动态范围特性(Wide Dynamic Range)。因此,OLT用的光接收器中具有AGC(Automatic Gain Control:自动增益调整)电路,该AGC电路使将光电流转换为电压信号的跨阻放大器的转换增益高速地变化成与光接收电平相对应的适当的增益。
AGC电路具有在开始接收数据包信号之后直到转换增益收敛为止的时间常数,因此,OLT用的光接收器在开始接收数据包信号之后直到稳定地进行数据再生为止需要规定的时间。此处,直到转换增益收敛为止所需要的时间受到系统的传输速度的限制。在为G-PON系统或XG-PON系统的情况下,需要在几十ns以下的时间内使转换增益收敛,要求具有高速的AGC功能。
此处,各数据包信号由开销(overhead)区域和数据区域来构成,开销区域是“01”交替的固定字符串,数据区域是随机的字符串。OLT用的光接收器的AGC功能的理想动作是在开销区域高速地进行收敛,且在数据区域保持固定的增益。
对于具有高速响应性且在数据区域利用适当的增益进行稳定化的AGC电路,提出了各种方式(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自动增益调整电路具备基于峰值电平检测电路的检测结果来控制转换增益的功能,自动增益调整电路的响应速度仅在接收的数据包信号的起始附近变为高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5-755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86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