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供料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79104.X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47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大桥广康;村濑浩规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富士 |
主分类号: | H05K13/02 | 分类号: | H05K13/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穆德骏;谢丽娜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料器 | ||
1.一种供料器,所述供料器将载带从插入部插入,并以将元件依次供给于所述插入部的相反侧的供给位置的方式对所述载带进行送给,所述载带沿着输送方向连续地收纳有多个所述元件,并且所述载带沿着所述输送方向以恒定的孔间距形成有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与所述元件处于预定位置关系的卡合孔,
所述供料器具有:
主体;
下游侧链轮,以可旋转的方式设于所述主体的与所述供给位置相邻的位置,且在所述下游侧链轮的外周部形成有与所述卡合孔卡合的卡合突起;
上游侧链轮,以可旋转的方式设于所述主体的与所述插入部相邻的位置,且在所述上游侧链轮的外周部形成有与所述卡合孔卡合的卡合突起;及
轨道,沿着所述输送方向而设于所述下游侧链轮及所述上游侧链轮的上方,所述轨道的上表面构成所述载带的输送路,
在处于所述下游侧链轮与所述上游侧链轮之间的所述轨道的上方形成有空间,
在所述下游侧链轮和所述上游侧链轮两者的卡合突起分别与所述载带的所述卡合孔卡合的情况下,所述载带松弛而从所述轨道分离到所述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料器,其中,
所述下游侧链轮与所述上游侧链轮的旋转轴间距离设定得比所述孔间距的倍数的正规距离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料器,其中,
在形成有所述空间的轨道的上方设有上浮防止部件,所述上浮防止部件防止所述载带的最前头部从轨道向上方上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料器,其中,
在形成有所述空间的轨道的上方设有上浮防止部件,所述上浮防止部件防止所述载带的最前头部从轨道向上方上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料器,其中,
所述供料器具有:
旋转驱动部,使所述下游侧链轮和所述上游侧链轮分别旋转;
最前头部检测部,在所述下游侧链轮的上游侧对所述载带的最前头部进行检测;及
卡合控制部,在所述最前头部检测部检测到所述载带的最前头部的情况下,以使所述下游侧链轮的所述卡合突起与形成于所述载带的最前头部的所述卡合孔卡合的方式控制所述旋转驱动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料器,其中,
所述供料器具有:
旋转驱动部,使所述下游侧链轮和所述上游侧链轮分别旋转;
最前头部检测部,在所述下游侧链轮的上游侧对所述载带的最前头部进行检测;及
卡合控制部,在所述最前头部检测部检测到所述载带的最前头部的情况下,以使所述下游侧链轮的所述卡合突起与形成于所述载带的最前头部的所述卡合孔卡合的方式控制所述旋转驱动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料器,其中,
所述供料器具有:
旋转驱动部,使所述下游侧链轮和所述上游侧链轮分别旋转;
最前头部检测部,在所述下游侧链轮的上游侧对所述载带的最前头部进行检测;及
卡合控制部,在所述最前头部检测部检测到所述载带的最前头部的情况下,以使所述下游侧链轮的所述卡合突起与形成于所述载带的最前头部的所述卡合孔卡合的方式控制所述旋转驱动部。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料器,其中,
在形成于所述载带的最前头部的所述卡合孔与所述下游侧链轮的所述卡合突起卡合时,所述卡合控制部以使所述下游侧链轮与所述上游侧链轮的旋转开始的时间错开的方式控制所述旋转驱动部。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料器,其中,
在所述输送方向上,所述下游侧链轮的所述卡合突起的齿厚尺寸设定得比所述上游侧链轮的所述卡合突起的齿厚尺寸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料器,其中,
在所述输送方向上,所述下游侧链轮的所述卡合突起的齿厚尺寸设定得比所述上游侧链轮的所述卡合突起的齿厚尺寸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富士,未经株式会社富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910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