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家禽腺病毒及其疫苗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79205.7 | 申请日: | 2013-10-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3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宋昌宣;李重馥;崔仁秀;朴承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KCAV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7/01 | 分类号: | C12N7/01;A61K39/235;A61P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钟晶;金鲜英 |
地址: | 韩国首***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家禽 病毒 及其 疫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家禽腺病毒及其疫苗。
背景技术
被称为包涵体肝炎(Inclusionbodyhepatitis)或家禽腺病毒感染症(Fowl adenovirus,FAdV)的疾病是因1群家禽腺病毒(FAdV)发病的传染病。FAdV属于腺病毒科 (FamilyAdenoviridae),基因组(gemone)由没有分节的线形双链(double-stranded)DNA 构成。属于1群的家禽腺病毒共存在12个血清型,这些血清型之间表现出非常不同的病原 性。已知危害韩国国内养鸡业的主要血清型是4型、8型、11型,在包涵体肝炎的情况下,大部 分血清型中均被发现,在4型的情况下,已知伴有心包积水症,并且通常病原性最强。腺病毒 感染症是通过感染作为主要靶标的肝细胞并形成特征性的包涵体(Inclusionbody)而引 起死亡的疾病。包涵体肝炎能够垂直传播或水平传播,在垂直传播的情况下,通常3~4周龄 时发病,也报道过当进行了垂直传播时7日龄之前发病的案例。单独感染时,死亡率为10% 左右,较低,但与甘保罗病或鸡传染性贫血等免疫抑制性疾病形成复合感染时,死亡率会进 一步变高。已知在感染伴有心包积水的血清型4型的情况下,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变高,在 敏感性高的肉鸡中死亡率能够达到80%,因此所处状况是,对韩国国内养鸡业造成巨大经 济损失。
该疾病于1949年首次从鸟类分离,目前已广泛分布,全世界均有发病报告。之后, 于1987年伴有心包积水症的血清型4型腺病毒感染症在巴基斯坦被报告,后来随着全世界 性的发病报告,对养鸡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在心包积水症的情况下,与以往包涵体肝炎不 同,其特征在于,在没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状态下,单独感染也能够导致高发病率和死亡 率。此外,是在幼龄敏感性高的疾病,并且能够进行蛋传(eggtransmission),因此其是如 下疾病:种鸡群受到感染后一直无症状,但蛋传给后代雏鸡而引发严重病症,从而能够对肉 鸡产业造成损害。
根据农林畜产检疫本部的报告,对于2007年至2010年申报发生包涵体肝炎的情况 可以确认,血清型4型占46%,比率最高,之后是11型(31%),8b型(23%),因此4型、8b型以 及11型所占比率高。此外,可以确认总发病报告中,72%为来自肉鸡的发病报告,蛋鸡和土 鸡占据剩余比率,包涵体肝炎所造成的灾害在肉鸡中最为严重(图1)。
此外,根据农林畜产检疫本部,对于2周龄之前的鸡中因疾病的垂直传播而导致感 染的情况而言,在报告的共39件中占10件,因此所处状况是,由来源于种鸡群的包涵体肝炎 病毒的传播导致的灾害也持续出现发病报告。
目前韩国国内的状况是,由于未实施包涵体肝炎疫苗,因此相应疾病已胚胎继代, 引起了后代雏鸡中的死亡率增加,生产性降低等问题,养鸡产业正遭受着打击。因此,切实 的状况是,引入一种包涵体肝炎疫苗,其在种鸡群中,能够在抑制疾病感染的同时保持高抗 体滴度,并且有助于传递母源抗体。
现有专利文献
韩国专利公开号第1020110132316
韩国专利公开号第1020110092316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本发明是依据上述必要性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韩国国内分离 的新型家禽腺病毒。
解决技术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保藏号KCTC12425BP保藏的FAdVK4家禽腺病 毒。
本发明的菌株已于2013年6月12日保藏在韩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韩国大田儒城 区科学路125,韩国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院,305-806)。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病毒优选为从韩国国内的鸡分离的病毒,并且 优选包含序列号1的碱基序列,但不限于此。
此外,本发明提供包含上述本发明的家禽腺病毒和可药用的载体或稀释剂的针对 由家禽腺病毒感染引发的疾病的家禽保护用疫苗。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疫苗优选对预防或治疗包涵体肝炎有效,优选 为灭活的形态,优选进一步包含助剂,优选进一步包含一种以上对家禽具有感染性的其他 病原菌的疫苗成分,但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KCAV有限公司,未经KCAV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92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