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套及利用其的供冷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79258.9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2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金浩渊;洪钟抡;金现喆;李古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GAS公社 |
主分类号: | B63J2/12 | 分类号: | B63J2/12;F24F5/00;B63B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严星铁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却套及利用其的供冷系统,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利用LNG 的冷配管实施供冷的冷却套及利用其的供冷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液化天然气,即LNG(LiquefiedNaturalGas),是把以甲烷为 主成分的天然气(NG:NaturalGas)冷却到零下162℃的超低温状态,使其体 积减小为约1/600左右。
随着这种LNG作为能源的登场,为了把该气体用作能量,探讨了从生产 基地至需求地的能够大量运送的高效运输所需的LNG运输船和装卸设施。
在LNG运输船和装卸设施中,用于船员或居住者的供冷设施必不可少, 需要安装用于供冷设施的供冷机和除湿机等,并需要使其启动的动力。
在以往LNG运输船的供冷设施中,作为利用从LNG存储罐供应的LNG 进行供冷的技术,公开了韩国公开专利第2003-0080163号。
所述韩国公开专利第2003-0080163号是一种对向运输船的居住空间供应 的空气进行冷却的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热交换室20,其使得纯水 借助于从LNG存储罐通过LNG供应管10所供应的LNG而冷却;第二热交 换室30,其借助于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室20中冷却的纯水而使从外部供应的空 气冷却;纯水循环管40,其连接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室20与第二热交换室30, 使得纯水能够循环;空气供应管50,其经过所述第二热交换室30内部地安装, 使在第二热交换室30中冷却的空气流动到外部。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如上所述利用了LNG的供冷系统是以纯水为介质而冷却空气的系统,因 此,实际上由于作为与超低温LNG进行热交换的介质的纯水结冰,因而是实 际上没有实现性的结构。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LNG 冷能的供冷系统,能够简单地解决空气中水分的凝集问题,以简单的结构实现 高效供冷。
本发明要实现的技术课题不限于以上言及的技术课题,未言及的其它技术 课题是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从以下记载明确理解的。
解决课题的方案
旨在达成所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冷却套包括:外壳,其配备于LNG配管的 外周,且形成为内径大于所述LNG配管外径的中空的管状,从而在所述LNG 配管的外周面与该外壳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热交换部;入口,其在所述外壳的一 侧形成,向所述热交换部内吹入空气;及出口,其在所述外壳的另一侧形成, 排出在所述热交换部中冷却的空气。
另外,所述冷却套还包括至少一个排水口,其在所述外壳的下侧形成,排 出在所述热交换部发生的冷凝水。
另外,所述冷却套还包括排水管,其与所述排水口连通,以S字形形成。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与所述LNG配管形状对应地以直管或曲管 形状形成。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形成为内径比所述LNG配管外径大120mm 至200mm。
另外,所述外壳包括沿其两端部的内周凸出形成的支架,从而支撑所述 LNG配管。
另外,所述外壳还包括配备于所述LNG配管与所述支架之间而密闭所述 热交换部的密闭构件构成。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及出口的直径形成为150mm至250mm。
另一方面,旨在达成所述目的的本发明的供冷系统包括:冷却对象空间; 冷却套,其配备于至少一个LNG配管的外周,在所述LNG配管的外周面与该 外壳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的热交换部对空气进行冷却;供应管,其连接所述冷却 套与所述冷却对象空间,把在所述热交换部中冷却的空气供应到所述冷却对象 空间;回收管,其连接所述冷却套与所述冷却对象空间,把从所述冷却对象空 间排出的空气回收到所述冷却套;及风扇,其配备于所述回收管上。
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对象空间包括一对供应端口及一对回收端口, 所述供应管及回收管的一端部分别分歧连接于所述一对供应端口及一对回收 端口。
另外,所述供冷系统还包括第一消音器,其以配置于所述风扇的后端的方 式配备于所述回收管上。
另外,所述供冷系统还包括第二消音器,其配备于所述供应管上。
另外,所述第一消音器及第二消音器包括包围所述回收管或所述供应管的 外周面的海绵材质的吸音材料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GAS公社,未经韩国GAS公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92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逸散用容器及使用了该逸散用容器的飞翔害虫驱散装置
- 下一篇:车辆组装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