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侧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81444.6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31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栁田清司;J·阿皮罗布恩索姆;N·旺普拉赛特;R·帕拉马蒂库尔;A·布特布罗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J23/00 | 分类号: | B62J2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官建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结构 | ||
1.一种摩托车侧盖结构,包括:
用于连接至腿防护件的主管道侧盖,其中所述主管道侧盖覆盖所述摩托车的左主管道或右主管道且从所述摩托车的发动机的上部延伸至所述摩托车的座的下部;
用于在所述座下方延伸、覆盖所述摩托车的后部并连接至所述主管道侧盖的后本体盖,其中形成有脊线,以限定所述侧盖结构的沿前后向的最宽程度;
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结构包括:
用于朝所述摩托车的后方向上倾斜的盖元件,所述盖元件从所述主管道侧盖下方延伸直至到达或几乎到达所述后本体盖上的所述脊线,所述盖元件位于沿前后方向与所述主管道侧盖和所述后本体盖结构性地上下重叠的位置,
其中,所述盖元件成形为提供凹入表面,所述凹入表面从接近所述脊线处起朝摩托车的内部向内倾斜,且所述盖元件延伸至乘坐者的腿在靠近所述后本体盖上的所述脊线处预计将停留的位置附近的区域。
2.一种摩托车侧盖结构,包括:
用于连接至腿防护件的主管道侧盖,其中所述主管道侧盖覆盖所述摩托车的左主管道或右主管道且从所述摩托车的发动机的上部延伸至所述摩托车的座的下部;
用于在所述座下方延伸、覆盖所述摩托车的后部并连接至所述主管道侧盖的后本体盖,其中形成有脊线,以限定所述侧盖结构的沿前后向的最宽程度;
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结构包括:
用于朝所述摩托车的后方向上倾斜的盖元件,所述盖元件从所述主管道侧盖下方延伸直至到达或几乎到达所述后本体盖上的所述脊线,所述盖元件位于沿前后方向与所述主管道侧盖和所述后本体盖结构性地上下重叠的位置,
其中,所述后本体盖具有接近所述脊线的挖切部,且所述盖元件设有凹入表面,所述凹入表面安装成占据所述挖切部,从而覆盖所述摩托车的内部。
3.一种摩托车侧盖结构,包括:
用于连接至腿防护件的主管道侧盖,其中所述主管道侧盖覆盖所述摩托车的左主管道或右主管道且从所述摩托车的发动机的上部延伸至所述摩托车的座的下部;
用于在所述座下方延伸、覆盖所述摩托车的后部并连接至所述主管道侧盖的后本体盖,其中形成有脊线,以限定所述侧盖结构的沿前后向的最宽程度;
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结构包括:
用于朝所述摩托车的后方向上倾斜的盖元件,所述盖元件从所述主管道侧盖下方延伸直至到达或几乎到达所述后本体盖上的所述脊线,所述盖元件位于沿前后方向与所述主管道侧盖和所述后本体盖结构性地上下重叠的位置,
其中,所述盖元件在所述后本体盖的所述脊线的部分附近成形为具有凹入轮廓,以及所述凹入轮廓的上边界沿所述后本体盖的所述脊线的一部分几乎平行地对准。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中所述的摩托车侧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侧盖和所述后本体盖具有喷涂着色或喷涂上漆的表面,且其中所述盖元件具有非喷涂着色、非喷涂上漆的黑树脂着色表面。
5.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摩托车侧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入轮廓的所述上边界相对于由所述主管道侧盖和所述后本体盖形成的所述脊线几乎对准。
6.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摩托车侧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元件包括3个部分,分别为所述主管道侧盖的下部、沿上下方向被夹在所述主管道侧盖与所述后本体盖之间的被夹部分以及所述后本体盖的所述挖切部。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中所述的摩托车侧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元件延伸到设置于所述座下方的头盔盒后面,直至到达燃料罐的侧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8144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