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镂空竹球固定夹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0242.0 | 申请日: | 2014-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2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明科 |
主分类号: | F16S1/00 | 分类号: | F16S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龙***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镂空 固定 夹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板,特别涉及一种镂空竹球固定夹板。
背景技术
夹板也称胶合板, 行内俗称细芯板。由三层或多层一毫米厚的单板或薄板胶贴热压制而成。胶合板是由原木旋切成单板或木方刨切成薄木,再用胶粘剂胶合而成的三层或三层以上的薄板材。通常用奇数层单板,并使相邻层单板的纤维方向互相垂直排列胶合而成。因此有三合、五合、七合等奇数层胶合板。从结构上看,胶合板的最外层单板称为表板,正面的表板称为面板,它是用质量最好的单板材。反面的表板称为背板,用质量次之的单板材。而内层的单板材称为芯板或中板,用质量最差的单板材组成。现有的夹板不能很好地包覆住镂空竹球,无法使镂空竹球更加牢固。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包覆在镂空竹球的外表面上,通过调节夹块之间的拉紧度,包覆住镂空竹球更加牢固的镂空竹球固定夹板。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镂空竹球固定夹板,包括由竹质材料制成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为拱形形状,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呈平行布置,第一夹块与连接板呈垂直布置,第二夹块与连接板呈垂直布置,第一夹块的端部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二夹块的端部设有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块的背面设有第一加强块,第一加强块与连接板连接,第一夹块、连接板以及第一加强块为一体结构;第二夹块的背面设有第二加强块,第二加强块与连接板连接,第二夹块、连接板以及第二加强块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两端设有第一开槽与第二开槽,连接板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三开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槽、第二开槽以及第三开槽的形状大小相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镂空竹球固定夹板,由于连接板为拱形形状,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呈平行布置,第一夹块与连接板呈垂直布置,第二夹块与连接板呈垂直布置,第一夹块的端部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二夹块的端部设有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对应;所以通过拱形形状的连接板从外部包覆住镂空竹球,将固定杆一端插接在第一固定孔中,另一端插接在第二固定孔中,通过固定杆调节张紧度,从而调节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之间的拉紧度,使连接板包覆住镂空竹球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镂空竹球固定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镂空竹球固定夹板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区域的细节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镂空竹球固定夹板,包括由竹质材料制成的连接板1,连接板1为拱形形状,连接板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夹块2与第二夹块3,第一夹块2与第二夹块3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夹块2与第二夹块3呈平行布置,第一夹块2与连接板1呈垂直布置,第二夹块3与连接板1呈垂直布置,第一夹块2的端部设有第一固定孔4,第二夹块3的端部设有第二固定孔5,第一固定孔4与第二固定孔5对应,第一夹块2的背面设有第一加强块6,第一加强块6与连接板1连接,第一夹块2、连接板1以及第一加强块6为一体结构;第二夹块3的背面设有第二加强块7,第二加强块7与连接板1连接,第二夹块3、连接板1以及第二加强块7为一体结构;连接板1的两端设有第一开槽8与第二开槽9,连接板1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三开槽10,第一开槽8、第二开槽9以及第三开槽10的形状大小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明科,未经李明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02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