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书本固定器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00300.X | 申请日: | 2014-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4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沙洲职业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B23/00 | 分类号: | A47B23/00;A47B23/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书本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书本固定器。
背景技术
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上班族和学生经常需要查阅书籍或书写作业、报告,各种不规范的坐姿如躺着、趴下等层不不穷,长期下来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众所周知,人们的书写和阅读方式直接影响坐姿。为了矫正书写时的姿势,各种握笔固定器应运而生,琳琅满目。然而,对书籍和作业本的固定工具却非常少见。
对很多人尤其是小学生而言,在写作业时课本或者作业本的歪斜很容易造成坐姿不正确,对身体发育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书本固定器,能够同时固定阅读书籍和写作本,改善和纠正人们的阅读和书写姿势,有利于身体健康,成本低廉,携带方便,轻便防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书本固定器,包括底板和上盖,所述底板与所述上盖之间通过至少两个合页连接,所述底板与所述上盖大小匹配,所述底板上固定有至少两个夹头,所述上盖上设有两根木条,所述木条中部设有凹槽,两根所述木条的中心对称轴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当所述上盖与底板闭合时,其中一个所述夹头位于两根所述木条之间。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木条的规格为14cm*2cm*2cm,所述凹槽的规格为8cm*2cm*1.5cm。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盖部分镂空,所述镂空部位之间形成动物或植物图案。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合页的数量为2个,所述合页的规格为8cm*5cm。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合页的自由活动角度为120°。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包括两层结构,其中底层采用木板制作,表层采用橡胶制作。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板的底层和表层的规格均为10cm*3cm*2cm。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夹头的数量为两个。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夹头之间相互垂直。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夹头的规格为10cm*3cm*2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同时固定阅读书籍和写作本,改善和纠正人们的阅读和书写姿势,有利于身体健康,成本低廉,携带方便,轻便防寒。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底板;2、上盖;3、合页;4、夹头;5、木条;6、凹槽;7、动物或植物图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书本固定器,包括底板1和上盖2,所述底板1与所述上盖2之间通过至少两个合页3连接,所述底板1与所述上盖2大小匹配,所述底板1上固定有至少两个夹头4,所述上盖2上设有两根木条5,所述木条5中部设有凹槽6,两根所述木条5的中心对称轴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当所述上盖2与底板1闭合时,其中一个所述夹头4位于两根所述木条5之间。
其中,所述木条5的规格为14cm*2cm*2cm,所述凹槽6的规格为8cm*2cm*1.5cm。所述上盖2部分镂空,所述镂空部位之间形成动物或植物图案7。
所述合页3的数量为2个,规格为8cm*5cm,自由活动角度为120°。
在本发明中,所述底板1包括两层结构,其中底层采用木板制作,表层采用橡胶制作。所述底板1的底层和表层的规格均为10cm*3cm*2cm。
所述夹头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夹头4之间相互垂直,所述夹头4的规格为10cm*3cm*2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沙洲职业工学院,未经沙洲职业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03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