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电控卡口和单偏移传感器的相机机身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0513.2 | 申请日: | 2014-0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20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G03B1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卡口 偏移 传感器 相机 机身 | ||
1.一种具有新型电控卡口和单偏移传感器的相机机身,其特征在于,机身(1)的前面板上设有用于与镜头对接的机身卡口(5);
(1)所述的镜头为集成式镜头(2),集成式镜头对接在该机身卡口(5)上;所述的机身内设置有1个图像传感器(13);
所述的图像传感器偏移所述机身卡口(5)的轴线设置,图像传感器所在平面与所述轴线垂直;
(2)所述的集成式镜头的镜筒内集成有N个具有不同焦距的子镜头(4);3≤N≤12,N为自然数;每一个子镜头中包含有一组镜片;
N个子镜头的光轴均与集成式镜头的轴心线平行;且N个子镜头布置在轴心线的周向;
(3)机身卡口内设有一组静触点(12),镜头后端具有一组圆形弹性触点(17),集成式镜头后端的镜头卡口卡装在机身卡口(5)上后,所述的静触点(12)和圆形弹性触点(17)对应接触,完成镜头与机身的对接;
机身卡口为圆筒形结构,机身卡口的内壁设有一个具有M个缺口(52)的卡环(51);2≤M≤9,M为整数;
每一个缺口处设有一个伸缩式挡片机构;每一个所述的伸缩式挡片机构包括动挡片(9)、动挡片两侧设置的随动导向块(15)、2个导向柱(14)和2个压簧(11);在每一个缺口两侧的卡环内各设有2个导向仓;所述的2个导向柱分别设置在该2个导向仓内;2个压簧分别套装在2个导向柱上,2个随动导向块分别套装在2个导向柱上并分别与2个压簧相连;
机身卡口上设有M个电磁铁(6);M个电磁铁分别与M个动挡片位置对应;机身或机身卡口上设有一个用于控制M个电磁铁通电的控制按钮(20);
镜头的后端的卡口外侧设有与所述缺口相适配的M片静挡片(18);
M个电磁铁、M个缺口、M片静挡片以及M个动挡片均为周向等间距设置;
控制按钮未被按下时,电磁铁失电,在压簧(11)的作用下,动挡片的前段伸出到最大位置以封住所述缺口(52);
控制按钮被按下时,电磁铁得电,动挡片与电磁铁吸合,动挡片克服压簧的弹力回缩到最大位置以让出所述缺口(52);
在机身卡口设有一个销体(21),在镜头卡口上设有与所述销体适配的用于周向锁定集成式镜头N个销孔;
当集成式镜头与机身完成对接后,销体插装在一个销孔中,完成镜头锁定,N个子镜头中的一个子镜头的光轴与图像传感器中心点对准,形成成像光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电控卡口和单偏移传感器的相机机身,其特征在于,机身上设有显示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电控卡口和单偏移传感器的相机机身,其特征在于,机身上设有电子取景器或光学取景器,机身或集成式镜头上设有对焦马达,在机身或集成式镜头上设有光学防抖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电控卡口和单偏移传感器的相机机身,其特征在于,N为4-6之间的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新型电控卡口和单偏移传感器的相机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身可以是单反相机的机身、卡片机机身、微单相机/单电相机机身或手机机身。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新型电控卡口和单偏移传感器的相机机身,其特征在于,N为4-6之间的整数;机身上设有电子取景器,机身或集成式镜头上设有对焦马达,在机身或集成式镜头上设有光学防抖系统;
机身中集成有自动/手动对焦模块,图像传感器为方形,显示屏上设有触摸感应层;图像传感器为CMOS传感器,图像传感器为单层或三层传感器;机身的顶部设有闪光灯和快门按键(3),机身中集成有自动/手动对焦模块,图像传感器为方形,显示屏上设有触摸感应层;图像传感器的尺寸为4/3画幅、135全画幅或APS-H画幅、APS-C画幅、1/1.63英寸画幅或1/1.7英寸画幅。所述的机身为单反相机的机身、卡片机机身、微单相机/单电相机机身或手机机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未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051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