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烷基次膦酸盐作为提高聚合物组合物流动性的添加剂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1027.2 | 申请日: | 2014-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6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孔蕾;陈林;卢昌利;李积德;李岩;柴生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金凯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K5/5313 | 分类号: | C08K5/5313;C08L67/02;C08L77/02;C08L7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伍嘉陵 |
地址: | 51063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烷基 次膦酸盐 作为 提高 聚合物 组合 物流 添加剂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烷基次膦酸盐的新用途,特别涉及二烷基次膦酸盐作为提高聚合物组合物流动性的添加剂的用途。
背景技术
二烷基次膦酸盐含磷量高,热稳定性好、在加工中不引起聚合物的分解,也不影响塑料模制组合物。近年来研究表明,含有二烷基次膦酸盐的聚合物组合物呈现较高的阻燃性,如文献“次膦酸盐阻燃剂的合成及阻燃尼龙6研究”中报道了采用酸碱中和法合成二烷基次膦酸盐,同时研究了对PA6的阻燃性能。CN200480043753.5公开了一种无卤素阻燃热塑性模压组合物,它包含至少一种二烷基次膦酸盐作为无卤阻燃剂及至少一种基于聚酯的聚合物。
上述文献表明,二烷基次膦酸盐用在PA6,PET等改性塑料上,取得了很高的阻燃效果,添加入PET中,放热率和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急剧减少,燃烧后的成炭量增加,阻燃性能达到UL94标准V - 0级,并且通过实验比现在国内使用的PET阻燃剂,阻燃效果可提高60%。
目前,二烷基次膦酸盐被广泛应用为一种高效的阻燃剂,但是,二烷基次膦酸盐在提高聚合物组合物流动性的应用的文献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烷基次膦酸盐作为提高聚合物组合物流动性的添加剂的用途。
本发明所述的二烷基次膦酸盐具有如下结构式(Ⅰ),
其中,R1,R2相同或不同,表示为 H、乙基、丙基、丁基、戊基、环戊基、环己基或辛基,条件是两者不能同时为H;
M为Mg、Ca、Al、Sb、Sn、Ge、Ti、Zn、Fe、Zr或Sr;
m为2~4。
优选的,所述的二烷基次膦酸盐为二乙基次膦酸铝。
其中,所述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加入量占聚合物组合物总重量的1~40%。
优选的,所述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加入量占聚合物组合物总重量的5~30%。
更优选的,所述二烷基次膦酸盐的加入量占聚合物组合物总重量的10~20%。
本发明所述的聚合物为聚酯或尼龙。
所述聚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
所述尼龙包括PA6、PA66、PA10、PA12、PA11、PA610、PA6T、PA10T或PA9T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本发明所述的二烷基次膦酸盐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合成方法制备得到,如将次膦酸钠溶液与硫酸铝或硝酸铝溶液在加热及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二烷基次膦酸盐。二烷基次膦酸盐中可以含有特别低含量的残余溶剂和调聚产物。
本发明所述的聚合物组合物可通过已知方法制得,如将各组分预混,然后将混合均匀的物料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通过双螺杆机熔融、挤出,造粒即得。
本发明意外的发现,将二烷基次膦酸盐作为添加剂添加到聚合物中,二烷基次膦酸盐可以显著提高聚酯或尼龙组合物的流动性,大大拓宽了二烷基次膦酸盐在市场中的应用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
含有二烷基次膦酸铝的聚酯组合物的制备:
首先将各对比例/实施例(表1)中的各组分预混,然后将混合均匀的物料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通过双螺杆机在250℃条件下熔融挤出,造粒,即得。将上述各例所制得的塑胶粒子按标准尺寸注塑成测试用的标准样条,并按测试标准进行各性能测试;各例试样的性能测试数据见表1。
熔融指数的测试标准:ISO 1133。
表1 实施例1~6及对比例1~3中各组成的具体配比及其测试性能结果(wt%)
含有二烷基次膦酸铝的尼龙组合物的制备:
首先将各对比例/实施例(表2)中的各组分预混,然后将混合均匀的物料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通过双螺杆机在280℃条件下熔融挤出,造粒,即得。将上述各例所制得的塑胶粒子按标准尺寸注塑成测试用的标准样条,并按测试标准进行各性能测试;各例试样的性能测试数据见表2。
熔融指数的测试标准:ISO 1133。
表2 实施例7~12及对比例4~6中各组成的具体配比及其测试性能结果(wt%)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金凯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金凯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10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浆袋装水泥输送计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侧翻电子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