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曲轴连杆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1053.5 | 申请日: | 2014-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86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唐小军;丁小军;孙健;李加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罡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 | 分类号: | F01M1/10;F01M1/06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轴 连杆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曲轴连杆总成。
背景技术
曲轴连杆总成是发动机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的重要运动部件。现有技术中,曲轴连杆总成包括左曲柄、右曲柄及连杆,所述连杆位于左曲柄和右曲柄之间,并通过曲柄销与左曲柄和右曲柄连接;所述曲柄销与连杆之间设有滚针轴承;曲柄销内有空腔,空腔一侧装有油堵,右曲柄内有通过斜油孔连通上述空腔的油道,上述空腔还开有连通滚针轴承处的小油孔。润滑油依次经右曲柄油道、斜油孔进入空腔,再经小油孔流往滚针轴承处,以实现对滚针轴承的润滑。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于,润滑油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杂质,长期使用后,油污将累积在滚针轴承处,这将导致滚针轴承磨损加剧、甚至咬死,严重影响曲轴连杆总成的使用寿命。需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滚针轴承不易磨损的曲轴连杆总成。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曲轴连杆总成,包括左曲柄、右曲柄及连杆,所述连杆位于左曲柄和右曲柄之间,并通过曲柄销与左曲柄和右曲柄连接;所述曲柄销与连杆之间设有滚针轴承;曲柄销内有空腔,空腔一侧装有油堵,右曲柄内有通过斜油孔连通上述空腔的油道,上述空腔还开有连通滚针轴承处的小油孔,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安装于上述空腔内的油污分离件,所述油污分离件上开有分离油孔,它安装于小油孔与斜油孔之间。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润滑油依次经右曲柄油道、斜油孔进入空腔,再依次经上述分离油孔、小油孔流往滚针轴承处,实现对滚针轴承的润滑。在此过程中,润滑油在油污分离件处受到滞留,由于油污分离件随曲柄销高速旋转,润滑油中比重较大的油污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甩至远离回转中心的空腔侧壁处,油污分离件起到了分离油污的目的,进入滚针轴承处的油污将大为减少,滚针轴承不易磨损,方便地实现了发明目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分离油孔位于油污分离件上靠近回转中心的一侧。
该技术方案的分离效果好。
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油污分离件为底部开有分离油孔的碗状件。
该技术方案便于安装、定位。
又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分离油孔的孔径与小油孔的孔径相当。
该技术方案中的分离油孔的孔径大小适当,既不影响润滑,又能产生较好的分离效果。
本发明加工制造简单,使用效果好,实用性好。实践证明,能有效的分离油污,滚针轴承不易磨损。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序号分别为:1、左曲柄;2、曲柄销;3、滚针轴承;4、连杆;5、右柄销;6、油污分离件;7、分离油孔;8、油污;9、小油孔;10、油道;11、油堵;12、斜油孔;13、深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本发明实施例所示的曲轴连杆总成,包括左曲柄1、右曲柄5及连杆4,所述连杆4位于左曲柄1和右曲柄5之间,并通过曲柄销2与左曲柄1和右曲柄5连接;所述曲柄销与连杆之间设有滚针轴承3;曲柄销2内有空腔,空腔一侧装有油堵11,右曲柄内有通过斜油孔12连通上述空腔的油道10,上述空腔还开有连通滚针轴承3处的小油孔9,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安装于上述空腔内的油污分离件6,所述油污分离件为底部开有分离油孔7的碗状件,它安装于小油孔9与斜油孔12之间。分离油孔7位于油污分离件6上靠近回转中心的一侧,其孔径与小油孔9的孔径相当。
润滑油依次经深油孔13、右曲柄油道10、斜油孔12进入空腔,再依次经上述分离油孔7、小油孔9流往滚针轴承3处,实现对滚针轴承的润滑。在此过程中,润滑油在油污分离件处受到滞留,由于油污分离件随曲柄销高速旋转,润滑油中比重较大的油污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甩至远离回转中心的空腔侧壁处8,油污分离件在此起到了分离油污的目的,进入滚针轴承处的油污将大为减少,滚针轴承3不易磨损。
上述如此结构构成的本发明 ,对于现今同行业的技术人员来说均具有许多可取之处,而确实具有技术进步性。
但是,在本发明的技术领域内,只要具备最基本的知识,可以对本发明的其他可操作的实施例进行改进。在本发明中对实质性技术方案提出了专利保护请求,其保护范围应包括具有上述技术特点的一切变化方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罡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罡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10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体耐磨项圈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部分饱和的三环化合物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