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01871.5 | 申请日: | 200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0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道田一洋;紫村大;帆足滋;金成健二;斋藤圣史;岛田隆司;赤松孝亮;内田理夫;中川健;相田孝光;铁野修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15/16 | 分类号: | G03G15/1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柳爱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像 装置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8年11月19、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08/071481、中国申请号为200880116260.8、发明名称为“成像装置”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用于将调色剂图像从图像承载元件朝着带转印的转印设备的成像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其中转印设备与带刮擦的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地,在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中,已知这样一种构造,其中由作为图像承载元件的感光鼓承载的调色剂图像通过施加有极性与充电调色剂相反的电压的转印设备静电转印至中间转印带。还已知这样一种构造,其中调色剂图像静电转印至由记录材料承载带承载的记录材料。如上所述的这种转印设备包括与带一起旋转的转印设备,比如连接至高压供电电路并且布置于经由带与感光鼓相对的位置处的转印辊。
图16示出形成于彼此相对并且带夹持于其间的感光鼓和转印辊之间的示例性压合部构造。当转印辊用作转印设备时,可能会是如下情况,因为转印辊旋转,带和转印辊之间的接触区域沿带的运动方向的宽度(所谓的转印压合部)变化。这是因为转印辊的直径在严格意义上是不均匀的。因此,当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鼓转印时,从转印辊传递至感光鼓的电流会变化从而引起转印不均匀。
作为防止这种情况的措施,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H05-127546建议了这样一种构造,其中刷用作不旋转的转印元件。在使用刷的这种构造中,能使形成刷的每个纤维独立地与带相接触。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H09-120218公开了这样一种构造,其不包括带而是使用由支撑元件支撑的膜作为转印设备。此外,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H09-230709公开了这样一种构造,其中由支撑元件支撑的叶片用作转印设备。
然而,刷不是以片状方式接触,并且因此易于发生不均匀转印。而且,关于上述会与旋转带相接触的作为转印设备的常规膜,转印设备和带之间的接触表面上的摩擦力变得较大。因此,带相对于转印设备的驱动扭矩变得较大,并且会由于转印设备刮擦带而产生非常的噪音。此外,刮擦带的转印设备与带的摩擦大于旋转的转印辊与带的摩擦,并且因此用于旋转带的驱动扭矩变得较大,并且驱动马达等的负载也变得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是抑制带和转印元件之间的摩擦力的增大以及使转印设备与用于传输调色剂图像的带稳定接触,从而抑制刮擦转印设备的带的驱动扭矩的增大。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其包括:用于承载调色剂图像的图像承载元件;用于传输调色剂图像的带;以及具有用于刮擦所述带的表面的转印设备,调色剂图像由转印设备从图像承载元件朝着所述带转印,其中:转印设备的会与带相接触的表面包括线性凹入部分;并且所述线性凹入部分的方向与所述带的传输方向交叉。
本发明的其它目标从以下描述和附图中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总体构造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A和2B是用于实施例1中的初级转印部分的解释图。
图3A、3B和3C是用于实施例1中的初级转印部分的其它构造的解释图。
图4A和4B是用于对比示例1中的初级转印部分的解释图。
图5A和5B是用于对比示例2中的初级转印部分的解释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示例的评测结果的表格。
图7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示例的评测结果的表格。
图8A和8B是用于实施例1中的初级转印部分的又一构造的解释图。
图9是示出根据实施例2的初级转印部分的构造的局部截面图。
图10A和10B是示出根据实施例2的初级转印元件的形状的解释图。
图11A和11B是实施例1的对比示例的解释图。
图12是评测实施例2和对比示例3的方法的解释图。
图13是示出实施例2和对比示例3的评测结果的图表。
图14A和14B是示出根据实施例3的初级转印元件的形状的解释图。
图15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
图16示出使用常规转印辊的转印部分的构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以举例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要注意到,下面实施例中描述的部件的尺寸、材料、形状、相对位置等应当根据应用本发明的装置的构造和各种状况而适当地改变。因此,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发明的范围不应限制于此。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18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组装护栏的限位工装
- 下一篇:表面精密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