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细丝热电偶自动焊接机及焊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3282.0 | 申请日: | 2014-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3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付洪保;阮堃;雷振山;方进;魏雪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06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细 热电偶 自动 焊接 方法 | ||
1.一种微细丝热电偶自动焊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热电偶丝(4),第二热电偶丝(13),X向送丝机构(31),Y向送丝机构(32),点焊剪切单元(33),底座(30)和工作台(29);
所述工作台(29)设置于底座(30)上,所述X向送丝机构(31)和Y向送丝机构(32)设置于底座(30)上未设置有工作台的区域,所述点焊剪切单元(33)设置于工作台(29)上,所述X向送丝机构(31)将第一热电偶丝(4)沿横向传送至点焊剪切单元(33),所述Y向送丝机构(32)将第二热电偶丝(13)沿纵向传送至点焊剪切单元(33)中与第一热电偶丝(4)交叉搭接,点焊剪切单元(33)将第一热电偶丝(4)和第二热电偶丝(13)进行焊接,X向送丝机构(31)控制第一热电偶丝(4)反向、Y向送丝机构(32)控制第二热电偶丝(13)正向移动适当位置后,点焊剪切单元(33)将第一热电偶丝(4)和第二热电偶丝(13)剪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细丝热电偶自动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送丝机构(31)包括X向步进电机(1),X向压紧胶辊(5),X向压紧胶辊轴(6)和X向进给辊(7);
所述X向步进电机(1)的输出轴与X向进给辊(7)相连接,X向压紧胶辊轴(6)平行设置于X向进给辊(7)的上方,所述X向压紧胶辊(5)套在所述X向压紧胶辊轴(6)上并绕X向压紧胶辊轴(6)自由转动,所述第一热电偶丝(4)由X向压紧胶辊(5)与X向进给辊(7)之间形成的缝隙穿过,X向压紧胶辊(5)紧压在第一热电偶丝(4)上,当X向步进电机(1)的输出轴转动时,带动X向进给辊(7)转动,X向进给辊(7)的转动产生对第一热电偶丝(4)的摩擦力,使第一热电偶丝(4)沿横向发生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细丝热电偶自动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送丝机构(31)还包括X向后轴承架(2),X向前轴承架(8)和X向热电偶丝供给线轮(3);
所述所述X向后轴承架(2)与X向前轴承架(8)设置于底座(30)上,所述X向压紧胶辊轴(6)的两端与X向进给辊(7)的两端均分别固定在所述X向后轴承架(2)与X向前轴承架(8)上,所述X向热电偶丝供给线轮(3)设置于底座(30)上,用于缠绕第一热电偶丝(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细丝热电偶自动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Y向送丝机构(32)包括Y向步进电机(16),Y向压紧胶辊(12),Y向压紧胶辊轴(10)和Y向进给辊(11);
所述Y向步进电机(16)的输出轴与Y向进给辊(11)相连接,Y向压紧胶辊轴(10)平行设置于Y向进给辊(11)的上方,所述Y向压紧胶辊(12)套在所述Y向压紧胶辊轴(10)上并绕Y向压紧胶辊轴(10)自由转动,所述第一热电偶丝(4)由Y向压紧胶辊(12)与Y向进给辊(11)之间形成的缝隙穿过,Y向压紧胶辊(12)紧压在第一热电偶丝(4)上,当Y向步进电机(16)的输出轴转动时,带动Y向进给辊(11)转动,Y向进给辊(11)的转动产生对第一热电偶丝(4)的摩擦力,使第一热电偶丝(4)沿横向发生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细丝热电偶自动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Y向送丝机构(32)还包括Y向后轴承架(15),Y向前轴承架(9)和Y向热电偶丝供给线轮(14);
所述所述Y向后轴承架(15)与Y向前轴承架(9)设置于底座(30)上,所述Y向压紧胶辊轴(10)的两端与Y向进给辊(11)的两端均分别固定在所述Y向后轴承架(15)与Y向前轴承架(9)上,所述Y向热电偶丝供给线轮(14)设置于底座(30)上,用于缠绕第二热电偶丝(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学院,未经唐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328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因重组纤维素分解酵母菌方法
- 下一篇:电路板模块及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