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滤波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3323.6 | 申请日: | 2014-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11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肖白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尧 |
主分类号: | H03H1/02 | 分类号: | H03H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波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滤波电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人体局部电阻和电抗的滤波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请参考2013年3月6日公开的第CN102957148A号中国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滤波电路,其包括线缆端、与线缆端相对的物理端及介于线缆端与物理端之间相邻的第二传输通道、第三传输通道,第二传输通道和第三传输通道中均设有一变压器和共模抑制器,第二传输通道具有与线缆端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第三传输通道具有与线缆端连接的第三连接端及第四连接端。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之间的串扰(crosstlk),在高速数据传输中,例如10Gbit/s的滤波电路中表现极大。
鉴于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滤波电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二传输通道、第三传输通道,所述第二传输通道、第三传输通道之间的串扰较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滤波电路,其包括线缆端、与线缆端相对的物理端及介于线缆端与物理端之间相邻的第二传输通道、第三传输通道,第二传输通道和第三传输通道中均设有一变压器和共模抑制器,第二传输通道具有与线缆端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第三传输通道具有与线缆端连接的第三连接端及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第四连接端之间串联一第一电容,第二连接端与第三连接端之间串联一第二电容。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第一连接端与第四连接端之间串联一第一电容,第二连接端与第三连接端之间串联一第二电容,降低了第二传输通道和第三传输通道之间的串扰,便于滤波电路适应传输更高速率的网络信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连接器安装于外部设备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发明电连接器屏蔽壳体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电连接器另一视角的立体组合图。
图5是本发明电连接器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电连接器去除屏蔽壳体后的部分分解图。
图7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绝缘本体的立体视图。
图8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端子模组一视角的立体组合图。
图9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端子模组另一视角的立体组合图。
图10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端子模组的分解图。
图11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端子模组一视角的初步分解图。
图12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端子模组另一视角的初步分解图。
图13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端子模组的爆炸图。
图14是本发明电连接器对接模组一视角的分解图。
图15是本发明电连接器对接模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图16是本发明电连接器上侧对接端子组与上侧电路板相分离后的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电连接器下侧对接端子组与下侧电路板相分离后的视图。
图18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滤波电路原理图。
图19是现有技术的滤波电路和我本发明滤波电路的串扰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一种符合本发明的2×N型电连接器100,其为RJ45连接器,其可供对接连接器(未图示)自前向后插入对接并可安装于外部设备101,所述电连接器100形成有堆叠的上、下对接端口102、103,所述电连接器100设有绝缘本体2、安装于绝缘本体2的竖直屏蔽体3、安装于绝缘本体2的端子模组5、安装于端子模组5底部的底部电路板6、导电衬垫(导电衬垫90及导电衬垫91)、设于电连接器100外部的屏蔽壳体7及套设于屏蔽壳体7前端的屏蔽圈组件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尧,未经李建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33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理气消导的滋养哈密瓜茶
- 下一篇:一种甘蔗红茶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