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隧道巡检机器人通信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03633.8 | 申请日: | 2014-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4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田;吴华;张晔;柳长安;刘春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7/00 | 分类号: | H04B17/00;H04B10/07;E21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麟保德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8 | 代理人: | 韩建功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隧道 巡检 机器人 通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缆隧道巡检机器人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电缆隧道空间狭小,存在拐角和岔口,加上隧道内装设有大量的构造物,构成了一种闭域空间传播环境。无线电波在这种环境中传播时会在隧道表面不断地进行反射和折射,致使无线接收机除接收直射波外,还接收反射波和折射波,而在拐角处主要接收反射波、折射波和绕射波。同时隧道内的构造物对电磁波也有吸收、反射、散射、绕射等作用。这种特殊环境造成传统天线系统传输距离短,信号衰减快,场强分布不稳定,无法满足电缆隧道内巡检机器人长距离移动通信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电缆隧道巡检机器人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通信系统由基站、漏泄电缆分布系统以及巡检机器人本体通信系统组成;基站用于实现主控机控制指令的调制与发送,同时接收来自机器人采集的信号并进行相应处理;漏泄电缆分布系统用于实现基站与漏泄电缆间的有线通信以及巡检机器人本体通信系统与漏泄电缆间的无线通信,实现了基站与巡检机器人间的实时双向通信;巡检机器人本体通信系统用于实现多通道视频信号单向传输以及数据信号双向传输。
所述基站由主控机、第一调制器模块、发射机、接收机、分配器模块、第一解调器模块、显示器、监控机和双工器组成;
所述主控机用于产生巡检机器人控制指令并送入第一调制器模块;
所述第一调制器模块用于将控制指令调制到指定的载频上,形成载频信号送入发射机;
所述发射机将下行载频信号功率放大到指定功率,送入双工器;
所述接收机将来自双工器的上行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并送入分配器模块;
所述分配器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多路载频信号进行选频分配,送入第一解调器模块;
所述第一解调器模块包括若干个解调器,分别对分配器模块发来的选频信号进行解调,还原出原始的视频、数据信号,并送入相应的显示器和监控机;
所述双工器用于连接基站与漏泄电缆分布系统,将来自漏泄电缆的上行信号选择进入基站接收机,同时将来自基站发射机的下行信号选择送入漏泄电缆分布系统再传输给巡检机器人本体通信系统。
所述漏泄电缆分布系统由漏泄电缆、功分器、耦合器、双向放大器、终端负载和跳线组成;漏泄电缆通过跳线分别与功分器、基站连接;功分器通过跳线与双向放大器、终端负载连接;双向放大器通过跳线与耦合器连接;
所述漏泄电缆具有传输线和连续天线的双重功能,实现了与巡检机器人间的双向无线通信以及无线信号在漏泄电缆内的长距离传输;
所述功分器用于将输入功率按等比例分配到各支路;
所述耦合器用于实现不等功率分配;
所述双向放大器用于弥补信号在长距离传输过程中的损耗以及在功分器、跳线等器件上的损耗,保证电缆隧道内有足够的覆盖电平;
所述终端负载用于吸收系统末端信号,防止信号反射造成驻波比过大;
所述跳线用于器件间的软连接。
所述巡检机器人本体通信系统由信号处理切换器、第二调制器模块、混合器模块、无线发射模块、无线接收模块和第二解调器模块组成;
所述信号处理切换器用于实现多通道视频、数据的切换,将需要传输的视频、数据送入第二调制器模块;
所述第二调制器模块包括若干个调制器,对多个视频信号和数据信号分别调制到相应载频上,并将调制后的多路视频、数据载频信号送入混合器模块;
所述混合器模块将多路视频、数据载频信号混合成一路混频射频信号,送入无线发射模块;
所述无线发射模块将来自混合器模块的一路混频射频信号放大到指定功率并发射出去;
所述无线接收模块接收来自漏泄电缆的无线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后送入第二解调器模块;
所述第二解调器模块将载频信号进行解调,送入巡检机器人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实现了隧道内无线信号的长距离传输,克服了传统天线系统在电缆隧道内通信困难的问题,为巡检机器人的移动通信提供了有效途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基站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漏泄电缆分布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巡检机器人本体通信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36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