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果类果树竹式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3861.5 | 申请日: | 2014-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8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柳士勇;张平和;张尧;丁怀仁;李宏伟;周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奥林园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1/00;A01G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果 果树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核果类果树竹式栽培方法,属于果树类的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果业从业人员数量的越来越紧缺和从业人员技术素质的低端化,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的难度越来越高,果业生产成本在不断增加,传统的劳力密集和操作精细式的果园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目前的管理现状,果园管理人员急需寻找一种简单的、轻简化的、高产、高效种植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核果类果树竹式栽培方法,针对背景的中的缺点,以满足果园管理者对轻简化和省力化的需求,提供一种轻简化、高产、高效的独特栽培方法。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核果类果树竹式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果树幼苗栽植及管理:在冬末春初季节,栽种果树幼苗,将经过简单修剪后的树苗按照株距1.25-1.5米,行距2.5米进行定植,果树种植行左右各1米宽范围土壤表面采用无纺布覆盖;
2)果树整形、修剪:待果树幼苗生长40-60天后,根据幼苗发育情况进行定干、整形,按照“竹子式样”对果树进行整形修剪,控制果树的树高在2-2.5米,冠幅1.25-1.5米,以果树中间一个主干中心,主干上下培养出20-25个结果枝或结果枝组,具体修剪时果树土壤表面50厘米以内主干上的枝条全部剪除;
3)树体肥料管理:采取前促后控的原则进行施肥,果树在6月底前实行促进营养生长措施,在4月底和5月底分别追肥两次,当年新栽幼苗每株每次追施尿素15-20克,7月后对树体营养生长进行适度控制,促进树体向生殖生长转化,进行促进和诱导花芽分化处理,在7月中旬对果树新梢喷施一次150-200ml的15%多效挫可湿性粉剂,7月中旬、8月中旬叶片分别两次喷施0.7%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4)病虫害防治:主要防治对象有疮痂病、流胶病、桃蛀螟、桑白蚧等,主要采用冬季清园、化学防治等常规生产防治技术和杀虫灯诱杀、性诱剂等物理、生物防治技术。
果园内采用水肥一体化的管道灌溉技术。
经过修剪后的树苗最佳株距为1.4米,最佳行距为2.5米进行定植,控制果树的最佳树高在2.3米,冠幅1.3米。
本发明提供技术原理如下:竹式栽培方法是顺应核果类果树生长发育自身规律,让果树接近自然状态下生长发育,最大限度的发挥树体自身的内在生长潜能,在最佳状态下开花、结果,以最大限度地优化树体结构,简化管理环节,减少管理事务,节约劳务成本,提高果实品质,确保栽培效益。
该发明所包含的核果类果树栽培密度为:株距为1.25-1.5米,行距2.5米,定植2个月后的果树植株,按“竹式”结构整形修剪,即中间一个主干,主干上下保留20-25个结果枝或结果枝组,管理上在5-6月份通过调控施肥措施对树体进行促长成形,7-8月通过生长素激素对花芽分化进行调控,在促进成花的同时,控制树高在2-2.5米,冠幅1.25-1.5米范围内,该发明的技术简单易操作,对果树管理实行模式化,易于推广应用,更因为树形挺拔,有利于果实着色,提高品质,降低管理成本。
综上所述,发明优点如下:该发明果树栽培技术是轻简化栽培的模式,结构简单、表述形象、技术独特、简洁简单,田间操作方便,易于掌握推广,适用于核果类果树生长应用,使用能达到果树栽种后次年高产量、高质量之目标。
附图说明
图1是竹状修剪果树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干;2、结果枝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核果类果树竹式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果树幼苗栽植及管理:在冬末春初季节,栽种果树幼苗,将经过简单修剪后的树苗按照株距1.25-1.5米,行距2.5米进行定植,果树种植行左右各1米宽范围土壤表面采用无纺布覆盖;
2)果树整形、修剪:待果树幼苗生长40-60天后,根据幼苗发育情况进行定干、整形,按照“竹子式样”对果树进行整形修剪,控制果树的树高在2-2.5米,冠幅1.25-1.5米,以果树中间一个主干中心,主干上下培养出20-25个结果枝或结果枝组,具体修剪时果树土壤表面50厘米以内主干上的枝条全部剪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奥林园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奥林园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38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