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核果类果树苗木根癌病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3873.8 | 申请日: | 2014-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4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柳士勇;张义龙;柳士琳;卢士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奥林园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13/00;A01C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核果 果树 苗木 癌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果类果树苗木繁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治核果类果树苗木根癌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吡虫啉是烟碱类超高效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植物和天敌安全等特点,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害虫接触药剂后,中枢神经正常传导受阻,使其麻痹死亡。
根癌病是核果类果树最常见的根部恶性病害之一,成年桃园或杏园发病率一般在30%以上,严重园区可达70%以上,发病后,可导致树体生长发育迟缓,产量变低,甚至树体死亡现象;近年来,在核果类果树苗木中带有根癌病的现象极为普遍,有的苗圃出圃苗木的根癌病发病率达到40%以上,果园栽植这种苗木后,就会将根癌病迅速扩展,继而影响正常发育结果,甚至死亡。
但研究发现,根癌病的发生首先必须有根部线虫为害,线虫将根部皮层咬伤后,根癌病的病菌才能从伤口浸入根部组织,最后导致发病,生产上,传统防治方法主要采用“K84”药剂对根癌病进行治疗,成本较高,对土壤有一定的污染,而且治疗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核果类果树苗木根癌病的方法,节约成本,减少对土壤的污染,降低核果类果树苗木感染根癌病的几率。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治核果类果树苗木根癌病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选药稀释:选用70%水剂的吡虫啉,亩用量为20-30克,并用水稀释70%水剂吡虫啉100-150倍;
B、药液拌种:将稀释后的吡虫啉溶液盛于背负式喷雾器中,将药液均匀的喷洒到待播种的核果类果树苗木砧木种子上,并一边翻动种子,使药液均匀地喷洒到种子外壳上;
C、播种:将喷洒过药液的种子在24小时内播种下地,采用条播法开沟,开沟深度5-7厘米,播种砧木种子后,并随即覆土盖种,种子发芽后其他除虫、除草、土壤保湿等技术管理,同常规育苗管理技术。
所述的70%水剂吡虫啉亩用量30克为优选,所述的70%水剂吡虫啉水稀释120倍为优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使用吡虫啉能够很好的防治核果类果树苗木根癌病的发生,能够节约生产成本,减少对土壤的污染,防治根癌病效率可达98%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防治核果类果树苗木根癌病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A、选药稀释:选用70%水剂的吡虫啉,亩用量为20-30克,并用水稀释70%水剂吡虫啉100-150倍;
B、药液拌种:将稀释后的吡虫啉溶液盛于背负式喷雾器中,将药液均匀的喷洒到待播种的核果类果树苗木砧木种子如毛桃、山杏种子上,并一边翻动种子,使药液均匀地喷洒到种子外壳上;
C、播种:将喷洒过药液的种子在24小时内播种下地,采用条播法开沟,开沟深度5-7厘米,播种砧木种子后,并随即覆土盖种,种子发芽后其他除草、除虫、土壤保湿等技术管理,同常规育苗管理技术。
实施例二
2012年,六安奥林园艺某园区内进行大规模防治核果类果树苗木根癌病试验,在一块苗木育苗圃的中心地带选择设定两个试验区a、b,且两个试验区相邻,土壤等田间基本情况相同,a试验区春季核果类苗木山杏种子播种选用70%水剂的吡虫啉,亩用量30克,并用水稀释70%水剂吡虫啉120倍,将稀释后的吡虫啉溶液盛于背负式喷雾器中,将药液均匀的喷洒到待播种的核果类果树山杏苗木砧木种子上,并一边翻动山杏种子,使药液均匀地喷洒到山杏种子外壳上,喷洒过药液的种子6小时后播种下地,采用条播法开沟,开沟深度5-7厘米,播种山杏砧木种子后,并随即覆土盖种,种子发芽后其他除草、除虫、土壤保湿等技术管理,同常规育苗管理技术;b试验区核果类苗木山杏种子与a试验区核果类苗木山杏种子同时间段直接播种,种子不喷洒70%水剂的吡虫啉;后续除草、土壤保湿等技术管理,a、b试验区管理相同;在山杏苗木充分木质化,粗度达到4毫米以上时,对a、b试验区内山杏苗木患根癌病症状进行对比,a试验区山杏苗木感染患根癌病达1.36%,b试验区山杏苗木感染患根癌病达34.8%,差异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奥林园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奥林园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38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智能节能箱式变电站
- 下一篇:可监测在运变压器所受短路力的在线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