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激光光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4026.3 | 申请日: | 2014-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5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刘美鸿;母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亿思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20 | 分类号: | G03B21/20;G03B21/14;F21V14/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光源 系统 | ||
1.一种双激光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激光光源系统包括:
蓝色LD和红色LD;
分光装置,设置于蓝色LD的出光路径上,用于部分透射部分反射蓝光;
双反射镜组,用于反射分光装置反射的蓝光到第一合光装置上;
荧光色轮,设置于分光装置透射的蓝光的下游传播路径上,至少包括沿其中心轴呈扇环形分布且不重叠的用于转换蓝光为绿光的第一波长转换区,并用于透射新产生的色光到第一合光装置上;
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荧光色轮沿其中心轴转动;
第一合光装置,设置于新产生的色光的下游传播路径上,用于反射荧光色轮新产生的色光、透射蓝光,进而将荧光色轮新产生的色光和蓝光光路合并;
第二合光装置,设置于第一合光装置合并之后的光线的下游传播路径上以及红色LD的出光路径上,所述第二合光装置用于反射红光而透射除红光之外的色光进而将红光和除红光之外的色光光路合并;
滤光色轮,设置于第二合光装置输出的多色光的传播路径上,所述滤光色轮包括沿其中心轴呈扇环形的至少三个区域,第一区域用于仅通过蓝光,第二区域用于仅通过红光,第三区域用于仅通过绿光;
第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滤光色轮沿其中心轴转动;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以及蓝色LD和红色LD的电源开关,且使得荧光色轮和滤光色轮保持同步,以产生目标光功率各时序色光;
光收集装置,用于收集经滤光色轮透射的时序光;
其中,所述分光装置包括分光板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分光板包括至少3个区域,且所述至少3个区域中的不同区域对蓝光的反射率不同、对荧光色轮新产生的色光的透射率相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分光板运动以使得不同的区域处于蓝光光斑的照射下;所述分光板呈矩形,且所述至少3个区域为依次相互平行排布的矩形,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分光板平动,使得不同时刻分光板所包括的不同矩形区域分布于蓝光的传播路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激光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板包括6个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激光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色轮进一步包括沿荧光色轮中心轴呈扇环形分布的用于转换蓝光为黄光的第二波长转换区,滤光色轮的至少三个区域进一步包括第四区域,所述第四区域用于仅允许黄光通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激光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色轮进一步包括沿荧光色轮中心轴呈扇环形分布的用于转换蓝光为青光第三波长转换区,滤光色轮的至少三个区域进一步包括第五区域,所述第五区域用于仅允许青光通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激光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的传播路径上设置有一扩散片,所述扩散片用于对蓝光进行匀光和消除蓝光散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激光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合光装置和滤光色轮之间设置有光隔离器。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双激光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色LD与分光装置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平凸透镜和第一准直镜,且第一平凸透镜的凸面面向蓝色LD,第一准直镜用于对第一平凸透镜的出射光进行准直,分光装置和双反射镜组之间设置有第二平凸透镜且第二平凸透镜的凸面面向双反射镜组,双反射镜组所包括的两个反射镜之间设置有第三平凸透镜且第三平凸透镜的凸面面向第二个反射镜,分光装置与荧光色轮之间设置有第四平凸透镜且第四平凸透镜的凸面面向分光装置,分光装置与第一合光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五平凸透镜且第五平凸透镜的凸面面向第一合光装置,红色LD与第二合光装置之间依次设置有第六平凸透镜和第二准直镜,且第六平凸透镜的凸面面向红色LD,第二准直镜用于对第六平凸透镜的出射光进行准直,所述第二合光装置之后设置有一个凸透镜,所述凸透镜用于汇聚经第二合光装置合并之后的色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亿思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亿思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402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