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识别仪器更迭触发信息的方法及识别仪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04440.4 | 申请日: | 2014-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8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姚为;万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识别 仪器 更迭 触发 信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识别仪器更迭触发信息的方法及识别仪器。
背景技术
防伪技术以及与之配套的信息录入、标识设置规范,不仅对维护票据安全有重要作用,而且对证件证卡安全、包装材料安全、标识安全、金融安全等都有重要作用。
目前,市场上的用于防伪的识别仪器正常工作时,在识别到防伪特征时,可以播放出相应的防伪信息,例如,在酒瓶上具有防伪标识,当识别仪器识别出该防伪标识后即刻播放出该防伪标识对应的防伪信息。由此,购买者可以确定其购买的物品为正品。又例如,在金融票据上具有防伪标识,也可以通过对应的识别仪器去辨别真伪。
但是,现有的防伪技术及识别仪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目前,仿造的识别仪器中预先录入了播放的防伪信息,其在未检测到防伪特征时,可以直接播放该录音。造成了所识别的物品为正品的假象,误导购买者。
由此,可见目前的防伪技术及识别仪器具有缺陷,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需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过识别仪器更迭触发信息的方法及识别仪器,用以准确识别防伪特征,并根据防伪特征的特征记录信息确定出防伪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过识别仪器更迭触发信息的方法,包括:
检测到防伪特征时,识别并记录所述防伪特征的序列号;
当在预定时间内未再次检测到防伪特征时,获取首次检测到防伪特征至最后一次检测到防伪特征时间段的防伪特征的特征记录信息;所述特征记录信息包括:每次检测到的防伪特征的序列号;
根据所述特征记录信息、以及预置的特征记录信息与防伪信息的对应关系,获取相应的防伪信息并进行防伪信息提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仪器,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检测到防伪特征时,识别并记录所述防伪特征的序列号;
获取模块,用于当在预定时间内未再次检测到防伪特征时,获取首次检测到防伪特征至最后一次检测到防伪特征时间段的防伪特征的特征记录信息;所述特征记录信息包括:每次检测到的防伪特征的序列号;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特征记录信息、以及预置的特征记录信息与防伪信息的对应关系,获取相应的防伪信息并进行防伪信息提示。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识别仪器更迭触发信息的方法及识别仪器,在检测到防伪特征时,识别并记录所述防伪特征的序列号;当在预定时间内未再次检测到防伪特征时,获取首次检测到防伪特征至最后一次检测到防伪特征时间段的防伪特征的特征记录信息;所述特征记录信息包括:每次检测到的防伪特征的序列号;根据所述特征记录信息、以及预置的特征记录信息与防伪信息的对应关系,获取相应的防伪信息并进行防伪信息提示。可以通过防伪特征的特征记录信息准确确定出防伪信息,例如根据检测到同一特征信息的次数,确定出对应的防伪信息并播报出来,避免了在仪器中简单内置一条防伪信息冒充作假的行为,提高了识别仪器的使用安全性及可靠度。由此也提高防伪效果以及用户体验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识别仪器更迭触发信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a与图2b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通过识别仪器更迭触发信息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识别仪器的虚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识别仪器的虚拟结构示意图;
图5a与图5b为防伪特征的序列图;
图6为本发明中方法部分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中识别仪器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识别仪器更迭触发信息的方法及识别仪器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识别仪器更迭触发信息的方法,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检测到防伪特征时,识别并记录该防伪特征的序列号;
步骤102、当在预定时间内未再次检测到防伪特征时,获取首次检测到防伪特征至最后一次检测到防伪特征时间段的防伪特征的特征记录信息;所述特征记录信息包括:每次检测到的防伪特征的序列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44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