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限流型塑壳断路器的导电杆及动触头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4635.9 | 申请日: | 2014-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5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戴罡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全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3/04 | 分类号: | H01H7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122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限流 型塑壳 断路器 导电 动触头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压电器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在限流型塑壳断路器大短路电流下能实现分断保护功能的导电杆及动触头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限流型断路器原理大多是,利用短路电流提供的电动斥力使动触头斥开,形成电弧以达到限制短路电流。具体过程为:动静触头未分离时,动触头受到洛伦兹力和霍姆力的斥开作用,同时受到触头弹簧的反作用力。当霍姆力和洛伦兹力大于弹簧力时,触头斥开。但触头斥开后,霍姆力消失,触头只能依靠洛伦兹力和惯性保持向上的移动趋势。同时,在现有产品中,随着触头的斥开,弹簧力会越来越大。上述两点造成动触头刚刚和静触头分离之后极易回落,造成动触头不能很快的斥开,同时触头受到电弧的反复烧灼。导致寿命降低甚至分断失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限流型塑壳断路器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易于斥开的、用于限流型塑壳断路器的导电杆和动触头组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限流型塑壳断路器的导电杆,其两端为动触头的触点位置,靠近每个动触头半边的、背离该动触头的面为一块凹凸面,凹凸面的侧面轮廓为可决定导电杆受力方向的凹凸曲线,两条凹凸曲线相对于导电杆的中心轴中心对称,所述凹凸曲线从中心至两端依次为:一段直线;一段圆心在转动中心的圆弧;一段用于包裹等半径轴的圆弧;和圆弧相切的、近似垂直于径向的直线。
一种用于限流型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组件,包括一个模制件、一根固定导电杆的转动中心轴、四根拉簧及四根用于挂拉簧的挂簧轴,还包括一个上述的导电杆,所述模制件有四个用于限制导电杆的受力方向槽,整个部件为旋转对称的结构,导电杆的转动中心被转动中心轴固定在模制件上,拉簧两两分布在导电杆两侧,拉簧两端分别挂在两根挂簧轴上,每根挂簧轴的两端对称的挂两根拉簧,四根挂簧轴分别穿过模制件上的四个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制件上的四个槽中,相对的两个槽为圆形槽,另外相对的两个槽为腰形槽,所述挂簧轴的其中两根轴穿过模制件的圆形槽,相对固定,另外两根轴压在导电杆上,并穿过模制件上的腰形槽,随着导电杆的旋转,挂簧轴可沿着腰形槽的长度方向移动,并且和导电杆的接触位置发生变化。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当动静触头可靠接触时,动触头依然受到触头压力的作用;当动触头和静触头受电动斥力刚刚分离时,弹簧作用在动触头上的力通过转动中心,无法形成阻止动触头斥开的力矩,使得动触头容易斥开。本发明同时解决了触头斥开到指定位置后的卡住问题,即当触头到达指定位置后,滑动轴掉落在一个凹坑内,使之无法前后移动,以达到固定动触头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模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转动中心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导电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挂簧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各组件安装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转动中心轴、导电杆、挂簧轴、拉簧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制件;2、转动中心轴;3、导电杆;4、挂簧轴;5、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一种用于限流型塑壳断路器的导电杆的结构如图3所示,导电杆两端为动触头的触点位置,靠近每个动触头半边的、背离该动触头的面为一块凹凸面,凹凸面的侧面轮廓为可决定导电杆受力方向的凹凸曲线,两条凹凸曲线相对于导电杆的中心轴中心对称,凹凸曲线从中心至两端依次为:一段直线;一段圆心在转动中心的圆弧;一段用于包裹等半径轴的圆弧;和圆弧相切的、近似垂直于径向的直线。
本发明一种用于限流型塑壳断路器的动触头组件的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一个模制件1、一根固定导电杆的转动中心轴2、四根拉簧5及四根用于挂拉簧的挂簧轴4,还包括一个上述导电杆3,模制件1有四个用于限制导电杆3的受力方向槽,整个部件为旋转对称的结构,导电杆3的转动中心被转动中心轴2固定在模制件1上,拉簧5两两分布在导电杆3两侧,拉簧5两端分别挂在两根挂簧轴4上,每根挂簧轴4的两端对称的挂两根拉簧5,四根挂簧轴4分别穿过模制件1上的四个槽。
模制件1上的四个槽中,相对的两个槽为圆形槽,另外相对的两个槽为腰形槽,挂簧轴4的其中两根轴穿过模制件1的圆形槽,相对固定,另外两根轴压在导电杆3上,并穿过模制件1上的腰形槽,随着导电杆3的旋转,挂簧轴4可沿着腰形槽的长度方向移动,并且和导电杆3的接触位置发生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全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大全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46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渣耐油防水板材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建筑用添加剂